第六法則:走出誤區 避開禁忌 千萬別把冰箱當成食物保險箱
很多人喜歡把蔬果和吃不完的剩飯、剩菜統統裝入冰箱,一放就是很多天。其實,冰箱並不是“保險箱”,食物放在裏麵也容易感染細菌!
國家質檢等部門曾對家庭冰箱衛生狀況進行了一次調查,發現目前普通家庭冰箱內部的衛生問題非常嚴重,冷藏室細菌總數大都超標。冰箱裏會有這麼多細菌,主要是因為它的保鮮作用具有時限性,當我們頻繁開關導致冰箱內溫度升高時,食物中的細菌就會繼續生長。另外,還有一些“嗜冷菌”,可以在0℃~20℃的環境中生長。也就是說,它們在冰箱的冷藏室中可以繼續生長和繁殖,汙染食物。最常見的嗜冷菌有耶氏菌和李斯特菌。肉類、奶及奶製品、豆製品、沙拉和水產品都是較易受汙染的食物。
時下市場上銷售的所謂具有“殺菌”功效的冰箱,隻不過是冰箱的內壁、隔板或把手上,用了一些抑菌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有抑菌的作用,但不能殺菌,對於不接觸冰箱內壁的部位沒有額外功效。
所以,使用冰箱時要注意幾下幾點:
1. 年節期間食物的消耗量比平時要多,是食物中毒的高發期,要盡量現吃現去超市或菜市場采購新鮮食品。
2. 美國佐治亞大學食品安全中心主任麥克洱·柯南道爾博士建議,冰箱裏的食物雖然外表看起來還新鮮,但是實際上已經變質。熟肉類食物在冰箱中的儲存時間不應該超過4天。凍魚的存放時間不宜超過2個月。肉類別超過半年。
3. 食物不可生熟混放在一起,避免交叉汙染。
4. 食用冰箱貯存的食物或剩飯剩菜時最好高溫消毒。
5. 使用一段時間後,內部要清洗一次,可用75%的醫用酒精和幹淨的紗布定期清潔冰箱,再者避免食物的“二進宮”。
冰箱儲存食物的注意事項
雖然家家都有冰箱,但大家可能沒有時間去關注一些冰箱使用中的細節,不過,了解這些細節是非常必要的,那麼,使用冰箱儲存食物時,都需要注意哪些細節呢?
1. 熱的食物絕對不能放入運轉著的電冰箱內。
2. 存放食物不宜過滿、過緊,要留有空隙,以利冷空氣對流,減輕機組負荷,延長使用壽命,節省電量。
3. 按食物存放時間、溫度要求,合理利用箱內空間,不要把食物直接放在蒸發器表麵上,要放在器皿裏,以免凍結在蒸發器上,不便取出。
4. 鮮魚、肉要用塑料袋封裝,在冷凍室貯藏。
5. 蔬菜、水果要把外表麵水分擦幹,放入箱內最下麵,以零上溫度貯藏為宜。
6. 新鮮的水果和蔬菜,除了黃瓜、葡萄等多汁的以外,在放入冰箱前最好包上保鮮膜。
7. 不能把瓶裝液體飲料放進冷凍室內,以免凍裂包裝瓶。應放在冷藏箱內或門檔上,以4℃左右溫度貯藏為最好。
8. 存貯食物的電冰箱不宜同時儲藏化學藥品。
不宜放入冰箱的幾種食物
並非所有的食物都都適宜放入冰箱,那麼,都有哪些常見食物不宜放入冰箱呢?
1. 西紅柿。西紅柿經低溫冷凍後,肉質呈水泡狀,顯得軟爛或出現散裂現象,表麵有黑斑,煮不熟,無鮮味,嚴重的則酸敗腐爛。
2. 鮮荔枝。鮮荔枝在0℃環境中放一天,表皮變黑,果肉變味。
3. 巧克力。巧克力在冰箱中冷存後,一旦取出,在室溫條件下即會在其表麵結出一層白霜,極易發黴變質,失去原味。
4. 火腿。火腿放入冰箱低溫貯存,其水分會結冰,脂肪析出,腿肉結塊或鬆散,肉質變味,極易腐敗。
5. 香蕉。如將香蕉在12℃以下的地方貯存,香蕉就會發黑腐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