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根治危機:打造最優秀的中層 做一個有效的溝通者
中層管理者既要注重第一印象的作用,同時也要對被中層管理者進行深入的了解,因為中層管理者必須通過他人才能完成事情,切不可因第一印象不佳而對其人表現出任何形式的不禮貌,否則將影響你今後與他的關係。要記住,你是一個中層管理者,與下屬的關係至關重要,切不可憑第一印象對下屬的去留或工作安排做出輕率的決定。如果那樣的話,你很可能會放過—個有才華的人,或者尤其糟糕的是,你也許把一個庸才安排在舉足輕重的位置上。因此,中層管理者必須有能力來啟發、鼓舞和帶領、指導,並且聆聽他人。惟獨通過溝通,中層管理者才能使人們將他的目標內化,並付諸實行。
你覺得自己的溝通能力如何?溝通是你經常性的要務嗎?你能夠為啟發人、鼓舞人采取行動嗎?當你傳遞心中的想法時,你的聽眾能夠聽懂、接受,並且實行嗎?當你一對一與人談話,或是對群眾說話時,你能夠立刻激起共鳴嗎?如果你心中深切知道自己的目標是正確的,然而人們卻不能認同,那麼障礙或許就在於你缺少有效的溝通能力。
在東漢末年,有一次諸葛亮向龐統推薦劉備作為輔佐的對象。龐統手持諸葛亮寫的推薦書來到劉營,直接去見劉備,仿效古人毛遂自薦之法,而未出示諸葛亮所寫的推薦書。看來龐統是要考察一下劉備的為人,用我們的話來說,就是要獲得初步的人際知覺。可是劉備見龐統自傲無禮、形貌醜陋古怪,心中不悅。但為了實現自己招賢的諾言,還是給了龐統一個小小的縣官當當,可見劉備對龐統的“知覺”是不佳的。龐統不滿意劉備對自己的輕視,但畢竟有事先得到的關於劉備愛才的說法,所以未曾辭去,他要做進一步的觀察。諸葛亮歸來,見劉備如此處置,大為吃驚,言明龐統就是人稱“王輔之才”的“鳳雛”先生。劉備急忙去請,委龐統以重任,方才握手言歡。從此三人相處很好,龐統終生輔佐劉備,立下汗馬功勞。
俗話說的好:“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說話不當,不但會妨害溝通的成效,而且還會帶來很多麻煩。尤其作為領導,更需要善用溝通技巧。
有效的溝通者都知道把注意力放在溝通的對象上。他們深知,若不先了解聽眾,絕不可能有效地達成溝通。當你在與人溝通時,無論是對一個人或10000人,都先問問自己這個問題:我的聽眾是什麼樣的人?他們可能有哪些疑問?我想達成什麼目標?我有多少時間?如果想成為更理想的溝通者,你必須是聽眾導向型的人才行。人們之所以對傑出的溝通者很感興趣,是因為傑出的溝通者首先對聽眾產生興趣。
鬆下認為,高明的人在於懂得欣賞別人的所作所為,而不是去挑剔他。對下屬的業績,最少也應以四分懷疑、六分認可的態度去觀察評價,這才是懂得欣賞下屬的好領導。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固然不會有十全十美的人,但更主要的是,也不會有一無是處的人。所以,作為中層管理者觀察自己的下屬時,會發現形形色色的各式人物,而且他們有著形形色色的優點和缺點:我們隻有提高自身的溝通水平,才能在社交場所做到左右逢源,應付自如。
當你與他人溝通時,千萬別忘了溝通的目的乃是為了促成行動。如果你隻是把大量的信息拋出去,那並不是溝通;真正有效的溝通是要讓他有所感動、有所牢記,並且有所行動。如果能夠做到這點,你的領導能力就會逐步邁向新的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