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聽到這樣話:在這個公司很辛苦,過年過節還要加班,待遇也不是很高,但我還是很開心。為什麼?我敢肯定這家公司一定有個好領導。他了解公司、了解員工,善於讓員工在他麵前解除武裝、袒露心跡,善於因材施教、因地製宜。人的理解需要是最基本的一種需要,如果作為一個領導你都不能與人溝通,還怎麼去理解人、怎麼去用好人呢?
管理者凸顯的是冷靜、是IQ,中層管理者凸顯的是熱情、是EQ。當今時代,EQ的重要性已經超過IQ了。看看我們身邊的成功者,他們很少是那種智商極高、聰明絕頂的人,更多的是善於與人相處、和藹可親、熱情洋溢的人。
說到溝通,有兩點要注意:一是要做個好聽眾 ,一是要善於妥協。作個好聽眾是要運用好人的表現欲:克服自己的,激勵別人的。人隻有在表現自己時,他才是OPEN的,才是盔甲最少的,也是我們對他能有最深刻了解的時候;溝通中的妥協不是那麼容易,我們要明白:一、溝通是雙向的,不存在誰一定要說服誰的問題,了解對方的真實想法才是最重要的。二、遇到一時難以相處的人,不妨暫時妥協,予以迂回。這就是“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特別是中層管理者,我們的威望、資曆均不足以一錘定音,在與上級、客戶打交道時,更要練就這個本領。我遇到很多能力強的同事、朋友,正是在溝通中不善於妥協,黯然出局,非常的可惜。妥協是戰術,是以退為進,是為了合作,不是懦弱!
第五是執行力。目前,很多的企業都麵臨著執行不到位的問題。好的產品要好的策劃,好的策劃要好的執行,好的執行要好的團隊,好的團隊要好的中層管理者。執行力的強弱,是衡量一個團隊戰鬥力強弱的重要依據,也是中層管理者勝出的一個要素。個人執行力是團隊執行力的基礎,而基礎的關鍵是中層管理者的執行力。中層管理者作為地方區域的決策者、管理者,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作為總部、你的上級,他們的決策、行銷推廣方案下來了,都希望得到100%的執行,如果你及你的團隊在執行的過程中經常打折,他們是怎樣想的?還會提拔重用你嗎?怕更多的是懷疑你的能力,更換你吧。當然,執行力也需要一定的靈活性。我們主張的不折不扣的執行,並不是死板的照搬照抄。
此外,要想做一個合格的中層管理者,你還得運用好你的資源。中層管理者自身的資源指的是你的知識力、行動力、心智力的累積與疊加。這些資源分散來看,哪些是你最強的,是你應該維護好的;哪些是你偏弱的,是你需要不斷加強的。合起來看,這些資源能支撐你處於哪個平麵,對於你的未來發展支持是不是夠用、是不是均衡。
外部(公司)資源是公司能給你的發展支持,包括公司的環境、學習的機會、資金實力、品牌支持等等。這些資源對我們來說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就好比演員的舞台、道具,就算你的演技再高超,離開了道具、舞台,你也會無能為力的。
兩種資源要充分結合好,以自身資源為本,借助、用好外部(公司)資源,兩者相得益彰,借此提升自己的能力,正所謂“好馬配好鞍”。
最後,中層管理者還要學會用權。關鍵是兩點:一是善於爭取權力,一是用好權力。中層管理者已被授予了一定的權力,一般來說,職、權都是配套的,擔任什麼樣的職位,公司就會賦予你什麼樣的權力,在你的權力範圍內,進行你的決斷。如果在現有權力範圍內你做事感到束縛了,或做事遊刃有餘了,你就必須向上溝通、要權。這一方麵是為了把事做得更好,提升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麵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展現自己,能在更重要的崗位為公司出力,於公於私都有利。在這兩種情況下,我們對權力的追求都不要謙虛。
中層管理者用好權力,但是要把握好集權與分權的度,千萬不要把該抓的權下放,也不要把該分的權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前者造成無序、混亂,後者會成為一人團隊、一人公司。
雖然中層管理者現在負責的部門、擔任的工作相對較窄,但你不要把自身局限於手頭事務中,要去做個有心人,去留意各部門運作管理,多去想一想:這事我來操作該怎麼做?有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方法?或者主動去當參謀,有意識地鍛煉自己。思考問題時把自己拔高一個層麵,站的更高方能看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