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根治危機:打造最優秀的中層 做合格的中層
作為一個企業的特定階層,中層管理者在企業日常運營過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假如說老總是企業的根,基層員工就是樹葉。中層是什麼呢?中層就是樹幹,起到傳輸養分和支撐的作用。它的好壞影響到企業的形象和生命。中層是樹幹,這不應該成為一句空話,而應該真正的落實到實處。
但每個企業的中層,各式各樣,但是真正合格的中層,見得真是不多。在企業大部分的中層是因為基層業務做得好提到中層做治理,但擔任主管工作以後,沒有完成角色的轉變,仍然以業務為主,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治理職能。
那麼,一個合格的中層管理者要具備哪些方麵的能力呢?
第一,信息力,包括信息的收集能力、甄別分析能力及信息的運用能力。收集信息不是你一個人的事,要有一個團隊在後麵支撐,而且時刻要保持渠道的暢通。這就牽涉到你的管理能力、組織能力、團隊建設能力及外交能力。這裏要重點強調的是:你平時不光要注重內部渠道的信息收集,更應該著重於你的外部(社會資源)信息的收集,也就是你要建立你的社會資源網絡了——它能大大地提高你的信息收集能力,提高你的競爭優勢。
通過各種渠道彙總到你麵前的信息,不是所有的都是真的,也不是所有的都是有用的,你要善於在紛繁複雜的信息中找到對你、對公司有用的東西來。甄別分析的步驟:歸類、篩選、求證、判斷。在得出了正確、有用的信息,能夠用好才是高手風範。這就好比足球賽,運動員把足球好不容易從後場盤帶到前場,但在臨門一腳的時候卻偏了——再好的過程沒有得到需要的結果也是徒勞。信息運用的原則:適時適地、快速準確。
我們在做普通員工時較少提到(或沒要求到)信息力的技能,這是因為我們從事的工作比較簡單,大多是做“事”;到中層崗位以後,我們漸漸地更多的在做“市”,對信息力的認識有了個飛躍,也有意無意的在這方麵得到了提升;如果要進入高層,信息力會越顯重要,因為那時我們的工作是做“勢”了。
第二,思維力。中層管理者要到達成功的彼岸,必須要有條最佳路徑,這條路徑就是你的思維。是高速公路好呢,還是羊腸小道好呢?無所謂,最快最安全的最好!首先要確定中層管理者的思維能力是健康的,其次我們的思維方式方法是正確的,再明白中層管理者的思維是全麵的。要做到這三個方麵,除了靠正確的觀念引導外,更需要的是對事物的深層理解。
常聽中層管理者說道:“我怎麼沒想到”。是呀,為什麼你就沒想到呢?拋開先天的缺陷,主要原因還是你看問題習慣停留於表象,缺乏深究,日久就形成了你的思維能力的欠缺;有句話叫“世事練達皆文章”,講的是反複對事物的內象剖析,形成敏銳的洞察力,養成正確的思維方式方法,就會比別人更容易道出事物的本質;思維的全麵性,是指思維的質量。人的左腦是理性的,右腦是感性的。理性的是管理,感性的是藝術。中層管理者要邁得更遠,理性的管理肯定要強,慢慢地更要提高你的感性領導藝術——要學會左右腦思維。
當然,要提高中層管理者的思維能力、思維質量,要不懈地鍛煉。前期要學會少說多聽多總結,養成凡事“三思”的習慣。輕易地得出結論,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也是不求上進的一種表現。
第三,心智力。心智力指的是相對健全的人格魅力。到了中層了,要有自己的一套做人、做事原則。事有可為有不可為,可為的要為好,而且要打下自己深深的烙印;不可為的堅決不為,再大的誘惑也不幹。在中層管理者的位子上,接觸外界多,受到的引誘不少。是進是退,全在於自己的定力:是要眼前還是要長遠,是要局部還是要整體等,這個定力就是自己的人格素養。要成為一個合格的中層管理者,人格上不要有遺憾,否則就是開花也是曇花一現。
第四是溝通力。有很多的中層管理者勤奮、肯幹、能幹、會管理,就是上不去,問題出在哪?無他,就是溝通力不夠。在你進現在公司之前,幹過幾家公司。在前麵的幾家公司,你的人品潔白無暇,業績高居榜首,可就是沒得到提升。不為別的,在領導的心目中,你是個固執的人,是個不善溝通的人——成功了是你的運氣,失敗了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