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不成功不罷休:商人的創業哲學 2.堅持到底就是勝利(2 / 2)

決定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是看你如何對待失敗。任何希望成功的人,必須找到戰勝失敗、繼續前進的法寶。不然,失敗必然導致失望,而失望往往會讓人一蹶不振。

成功者不是一開始創業就取得了成功,他可能要麵對許多次失敗;在失敗麵前,要經得住考驗。有人說,請記住,成功隻不過是爬起來比倒下去多一次而已。

世界上沒有絕望的處境,隻有那些對處境絕望的人。劉昌勳的創業史很有點九死一生的悲壯。他兄弟倆在同一所中學讀書。父母常常因湊不起學費唉聲歎氣。他橫下一條心,減輕家裏負擔,讓弟弟一個人上學,於是在中學還沒讀完的時候便輟學經商,那年他剛剛16歲。

他幹什麼好呢?他的鄰居經營藥材,每月有幾百元的利潤。在他們那裏,當時是一個叫人眼紅的數目。他抱著試一試的心理,買進了20元的板藍根,背到集上去銷售,當天全部脫手,賺了20元。20元,在當時對他來說,是一筆大錢。第二天,他將40元全投進去,沒想到兩天之內順利銷出去,又賺了30多元。兩個月下來、連本帶利達到了500元之數,讓他嚐到了經商的甜頭。

但做任何事業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劉昌勳認為,做人有九死一生,作文有九轉金丹,做事往往遭遇九次失敗才有一次成功。他叔叔在前線犧牲了,家裏得到了3000元的撫恤金。他父親一直把它存在銀行裏。無論家庭如何困難,父母也沒有動用它。

兩個月的節節勝利,使他由膽怯到膽大。經他反複動員,父親終於把錢從銀行裏取出來,交給了他。連本帶息,加上他那500元,湊成了4000元。他一次性買入一批藥材,投入市場。一位顧客仔細辨認後,對他說:“你小小年紀,卻大大狡詐,學會了瞞天過海。”他委屈地申辯,眼淚直掉。這個顧客見他不是老奸巨滑,才告訴他這批藥材是榨過汁的,現在隻是一堆幹柴,沒多少藥性了。他傻了。他的本金大部分是叔叔的鮮血換來的。一堆“幹柴”便把它全部騙走了。他的第一個反應是找供貨商算賬。但這個騙子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連續一兩個月也沒找到他的影子。他的第二個反應是,他也把這堆幹柴糊弄出手,弄一元算一元。有一位老人與他談妥了價錢,但在老人數錢的時候,他見老人鬆樹皮一樣的手,溝壑一樣的滿臉皺紋,這麼大一把年紀,這筆損失不等於要老人的命嗎?他覺得,自己還年輕,還有機會重來,不能蒙騙老人家。做生意要講究“童叟無欺”嘛!於是,他毅然取出打火機,把這些“幹柴”全部燒掉了。

這次失敗並沒有使劉昌勳萎靡不振,他總結經驗,繼續奮鬥,終於登上了富豪的排行榜。劉昌勳的事跡說明:奮鬥者,破產隻是一時;而不去奮鬥,則必將一生貧窮。隻要你沒有失掉勇氣,敢於拚搏,就一定會取得成功。

西方有句諺語說:“年輕的本錢,就是有時間去失敗第二次。”等到我們老了,就已經沒人肯請我們去工作了,所以年輕時努力奮鬥是很重要的。

一位哲人說:“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偉人說:“要麼你去駕馭生命,要麼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