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經營有術,管理有方 8.革新技術,降低成本
高質量低成本是企業經營的上佳境界,不斷降低成本是企業管理的一項基本任務,因為企業的價值增值直接取決於企業成本的高低。
盛錫福帽店的創辦人劉錫三,家中幾代都是山東農民。由於家境窮困不能繼續學業,他在很小的時候就下地做農活了。
由於切身感受,他很懂得維持生活的艱辛和不易,因此也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盛錫福帽店於1917年在天津開張,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已經在國內的一些城市中設立了20多家分店。盛錫福的帽子蜚聲世界,出口美國、澳大利亞、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捷克、奧地利、瑞士、瑞典、挪威等國家。
劉錫三早就看中了北京市場。20世紀30年代中期,盛錫福的產品、名氣和資金狀況都達到相當水平,劉錫三感到時機成熟了,於是登陸北京。三年內他一口氣在北京開辦了四個分店,地點分別設在西單、前門、王府井和沙灘。
盛錫福的經營特點是式樣新穎、品種齊全、質量考究。這家帽店進京後,給大多經營傳統帽子的北京帽業帶來了新的氣象。
盛錫福產品受到了北京各界老百姓的青睞,顧客購買踴躍。當時在北京市場銷路比較好的品種有草帽、皮帽、棉帽、將軍帽等。
但對於盛錫福來說,麵對著眾多實力雄厚的同行的競爭與挑戰,要想在北京生存並取得好的經營業績,就一定要保持高質量低成本運營的優勢。正是這個經營宗旨,保證了盛錫福的生意能夠長年興盛不衰。
降低成本有許多途徑。盛錫福采取的低成本戰略,主要抓住了兩個關鍵環節。
一個是統一采購原料,總店生產商品。盛錫福的管理非常精細,它在北京的各個分店,采取的是統一進貨和管理的經營方式。由於盛錫福自己有加工廠生產帽子,所以從1936年北京的第一家店開業到1946年以前,十年間北京各店都是從天津的盛錫福帽子工廠進貨,再加上各地的盛錫福分店和外銷的產品,總店在原料的采購上進貨量是相當大的,這樣在價格上就可以得到供應商更多的優惠。這個優勢是其他一些同行無法比擬的。生產質量好、價格低的商品,在最初的環節上盛錫福就占了個先。
另一個是放料加工,注重質量。為了進一步降低商品的成本,北京盛錫福店從1946年改為在北京加工生產帽子。但是,出於價格和質量的考慮,他們始終沒有把采購原料的權利放出去,而是采取了放料加工的方式,即小作坊領了原材料,回去按樣加工。另外,為盛錫福加工帽子的單位多是一些規模小的作坊,從工藝上要求他們嚴格按照規定的技術指標去做,就此而言要相對好把握一些。而產品質量的根本是在原料上,比如棉花的好壞,布料的優劣等都是需嚴格監控的因素,而由自己掌控。放料加工好處很多,節省了人員開支和場地開支,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這種管理方法的改變可以說是一箭雙雕。
許多人認為技術是核心競爭力,但有技術的企業不一定能成功。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在於企業在行業內的生產力水平是否具有比較競爭優勢。所以,核心競爭力可以理解為比較競爭優勢。
事實上,最先發動價格戰的總是那些具有成本領先優勢的企業。在當前我國企業普遍缺乏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不夠,產品同質化程度較高,價格競爭成為最普遍的手段的情況下,成本領先戰略在贏得競爭優勢方麵效果是明顯的。
也許正是相中了這一點,神舟電腦在其快速發展的進程當中,低價格便成為了其最大的賣點。神舟電腦之所以價格低廉,是因為從研發開始,到采購、生產、銷售和售後等所有環節的成本控製都做到足夠好,才形成了總成本領先的核心競爭力。
降低成本是企業管理者的心頭大事。低成本和高效益之間並非是矛盾的,優秀的企業管理者總是能夠憑借低成本獲得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