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誰動了我的時間 “我現在這樣挺好的”,你真的挺好嗎
生活中有很多人很安於現狀、不求上進,總是用“我現在這樣挺好的”來搪塞別人的勸諫上進,其實“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個社會要求我們,抓緊時間完善自己,去擁有更多的成就!
你的身邊有這樣的人嗎?他們異常努力,卻收獲很少。當你勸進他們應該更加上進,獲得更高的成就時,他們隻拋來一句簡單的:“我現在這樣挺好的啊!為什麼要更加上進呢?”這種人隻知道前進,卻沒有更高的抱負,沒有更高的追求,結果隻有一個:被時代所遺棄。
李響和林英一起進入某雜誌社的兩個部門工作,前者在廣告部負責與客戶接洽廣告業務,後者在排版部負責雜誌的裝幀設計。
李響性格比較外向,喜歡跟客戶交流,於是靠著自己的靈活力和勤懇勁兒,迅速與客戶搭建了長久的合作關係。隨著社會閱曆的增加,李響更為自己設定了更長遠的職場規劃。而林英正好跟李響相反,他性格非常內向,在做排版的時候戴上耳機,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下班回到家裏看看小說、玩玩遊戲,薪水比李響差遠了。
因一起進入雜誌社,兩人很有默契也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進入公司兩年後,李響不止升值,並且工資漲了幾番,而林英還是老樣子。很多次,李響憑著自己三寸不爛之舌遊說林英加入到銷售的行列中來。林英總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嘴裏總是說:“你看我現在不錯啊!工資雖然不多,但是足夠我的花銷,而且省著點兒還能攢下一些錢呢……”
可是在李響看來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所以在這個時候,李響總是會說:“好什麼啊?錢這種東西越多越好,你想想以後用錢的地方還很多呢,你應該賺更多的錢以備不時之需!”
雖然李響費勁口舌勸說林英做銷售,但林英始終不為所動。兩年後因為經營不善,雜誌社被更大的出版單位收購,雜誌社的員工都麵臨著裁員的結果。但是因為自己的努力,李響建立了廣泛的人脈,因此馬上找到了工作。林英的命運剛好相反,在雜誌社任職期間,林英不思進取,最後沒辦法隻好回到老家,隨便找了一份工廠的工作。
農民在犁地的時候,不願意找那些隻知道低頭拉車往前走,卻不願意抬頭看看路的牛,這樣的牛雖然貌似犁得很直,但事實上因為不抬頭看路,犁地的時候經常會脫離原來的軌跡。要知道,方向永遠比勤懇更重要。正確的方向會促使我們事半功倍,而錯誤的方向是導致我們事倍功半的罪魁禍首。
而故事中的林英就像是這種犁地的牛,隻知道勤勤懇懇地工作,卻不知道正是“我現在挺好的”讓他看不到危機,即便再有吃苦精神,人生沒有方向,始終都會被社會淘汰。我們總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不要總拿“我現在挺好的”來搪塞前進,你確定你真得很好嗎?
在任何人的眼中,比爾·蓋茨的成功無可複製,但是我們可以在他的身上吸取成功的經驗。了解比爾·蓋茨的人都知道,從20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比爾·蓋茨養成了一個奇怪的習慣,那就是“閉關”,他會在每年的上半年和下半年各選一周,專門“閉關”,從不過問公司的狀況。
據說在為期一周的閉關時間內,比爾·蓋茨住在自己的一棟別墅裏,不見任何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雖然在這閉關的一周內,比爾·蓋茨既不見任何人,也不處理公司的事務,但是他卻會利用這一周的時間,拜讀成功人士的傳記,並且反省自己這半年的工作狀況,製定接下來這半年的工作計劃。也許正是這種閉關從一定程度上鑄就了比爾·蓋茨的與眾不同。
試想,如比爾·蓋茨都不曾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成功與安逸之中,我們更不能迷失在“我現在這樣挺好的”狀態下。
我國古語說:“活到老,學到老。”意在告訴我們,隨著時間的消逝,我們不能被歲月所囿,應該時時充實自己、完善自己。在現在這個變化很快的時代,房價可能在瞬息間漲幅很大、某一種高科技會轉瞬實驗成功……在我們所不了解的領域中,一瞬間可能會發生很多事情。
想要適應這個社會,跟上這個社會的步伐,我們必須抓緊一切時間充實、完善自己,並且警惕沉浸在“我現在這樣挺好的”狀態之下,這種安逸的想法勢必會讓我們被這個時代所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