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誰動了我的時間 “還有時間,明天再做吧”(1 / 1)

第一章 誰動了我的時間 “還有時間,明天再做吧”

如果你一直期待明天完成手頭的事務,那麼你的明天一定不會到來。

時間是寶貴的,不能虛度年華。可是生活中不乏有人生活在拖延之中,他們遇到棘手的事情不是馬上想辦法去解決,而是寄希望於明天。這種行為是非常危險的,如果在第二天換了一種思路來解決還好,但是如果過分地依賴明天,勢必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萬玲玲是一名廣告策劃,做這行已經三年了,客戶的要求越來越多,雖然公司會定期送她參加各種培訓,但是應付起來難免有些疲勞。在近兩個月來的工作中,萬玲玲總是找不到靈感,上司問她要策劃案的時候,萬玲玲總是說:“別著急,客戶不是後天才來看文案嗎?還有明天呢!明天再說!”

一開始萬玲玲還能在客戶來之前把文案搞定,但是時間長了之後,萬玲玲開始過分依賴起“明天”,上司交下來的工作,不到最後一秒,萬玲玲從不會打開。

一次為了爭奪一個大客戶,上司要求萬玲玲馬上策劃,第二天之前一定要交給他,誰知萬玲玲把上司的話當成了耳邊風,依然我行我素。第二天又沒有及時交出策劃案,導致公司與這位大客戶失之交臂。因此公司失掉了一個將近百萬的單子,萬玲玲也非常內疚,並且做了檢討報告。但即便如此,公司依舊辭掉了萬玲玲。

生活中的你跟萬玲玲一樣總是期待明天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那麼你就危險了。要知道一味地把“還有時間,明天再做吧”掛在嘴邊,會在無形之中過度消耗你的時間,更會悄然地改變你的行為準則,長此以往你的效率將蕩然無存,影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我國古代的陶淵明曾作詩:“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世界上最無情的就是時間,她會毫無感情地帶走我們的每一天。但是時間卻又是多情的,她給了我們生命,讓我們用時間來創造價值。當然這一切都仰仗於我們本身,我們要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每分每秒。

樹林裏迎來了新一輪太陽,烏鴉歡快地來到喜鵲的家門口,扯著嗓門大喊:

“喜鵲姐姐,快點起床啊!我們去捕食吧!”

喜鵲被烏鴉難聽的聲音叫醒,很不耐煩地嘟囔著:

“你是誰啊?我還沒睡夠呢,再睡會兒,別來吵我!”

聽說喜鵲還沒醒,烏鴉繼續大聲喊:

“喜鵲姐姐,快點起來吧!一日之計在於晨,我們應該利用這美好的早晨去捕食,這樣一天才會有吃的啊!”

“我不是說了嘛,我還沒睡夠呢,等我睡夠了自然會去捕食的,你先去吧!我要再睡會兒……”喜鵲說完,回到夢鄉裏,烏鴉隻好獨自去捕食。

夕陽西下,捕食回來的烏鴉收獲頗豐,途經喜鵲家門口的時候,看到喜鵲雖然醒著,卻在床上發呆,烏鴉說:

“喜鵲姐姐,你醒了吧!再不去捕食,你晚上吃什麼啊?”

“不去,不去……我的食物還夠我吃,明天我再去捕食。”

聽完喜鵲的回答,烏鴉就回到了家裏,第二天早上依舊去敲喜鵲的房門想跟她一塊兒去捕食。誰知得到的回答依舊是“我的食物還足夠,我明天再去捕食。”不久,森林的雨季來了,在這樣的雨天裏不會有食物,於是烏鴉留在家裏,享受這幾天捕來的食物。

中午的時候喜鵲來到烏鴉的家中,向她討食物。原來喜鵲的食物吃完了,本想今天去捕食的,可是偏偏遇上了大雨,於是饑餓不堪的喜鵲不得不向烏鴉求助。

雖然是一個小寓言故事,但是我們依舊可以從中悟出道理:我們必須珍惜當下。古今中外無數成功人士,沒有不珍惜時間的,更沒有一味地寄希望於明天。

本傑明曾說過:“你珍惜生命嗎?那麼請不要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條件。”我國文學家魯迅先生也說過:“時間就是生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於謀財害命。”德國詩人歌德把自己的時間堪稱自己的財產,無獨有偶,法國文豪巴爾紮克更把時間比作資本,以說明時間的價值。

我們知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無論是昨天、今天還是明天,時間都是公平的,隻要你去珍惜都會創造價值。但是每一天又有所不同,昨天已經過去,我們應該從中總結經驗教訓;明天還沒到來,我們隻能做好計劃迎接它的來臨;我們最應該珍惜的就是當下,今天既是昨天的終結,也是明天的基礎。隻有打下“今天”這個堅實的基礎,才能做好很多事,擁有一個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