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從交流過程中看透人的本性 10.如何識別小人真麵目(2 / 2)

上麵是幾種小人的類型,那麼許多小人在心理上唯恐天下不亂,一有風吹草動就興奮躁狂,他們有著和常人不一樣的心理,表現為如下幾方麵:

(1)獵奇心理

有人喜歡那些虛無縹緲、言過其實的消息,像一個不辨真假的“收藏家”那樣,對什麼樣的話題都感興趣,來者不拒,視為珍寶。他們嗜奇為癖,聞奇而喜,以至發展到執迷不悟的程度。他們特別喜歡聳人聽聞的消息,什麼某電影明星神秘之死;某某名人結了幾次婚;飛機失事摔死多少人;火車爆炸停運多長時間;又有幾個犯人持槍,現在流竄在何地;哪兒的銀行被搶而罪犯沒留一點痕跡;某某大城市流行傳染病,有多少人瀕於死亡,傳染病前已經傳到哪兒了,幾天之內將在本市流行等。小人還喜歡各種桃色新聞,特別是關於身邊的人出現的桃色新聞。

(2)求證心理

這種人做事總是疑神疑鬼、猶豫不定,並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得到證實。一旦聽到與此有關的傳言就以假為真。人們喜歡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小道傳聞,並希望證實它。有一位女士,在公共汽車上,看到幾個人圍在一起,低聲嘀咕。聲音不大不小,不高不低,正好是她能聽見又隱隱約約聽不清的程度。她覺這些人神情莫測,因此特別注意聆聽:“她男人……和……出去玩……”又覺得說話人似乎在看著她,以為在說自己男人,聯想到自己男人平時的舉動,回家後,尋釁吵架。第二天又暗中盯梢,最後夫妻反目,分道揚鑣。此時,小人們的猜測就被證實了。

(3)趨同心理

不少人喜歡隨大流,不是害怕擔風險,就是不願表現自己的特殊個性,以免“出頭的椽子先爛”。由此而形成一惰性:大多數人相信的,我也應當相信。我應當和別人一樣。幹嗎眾人皆醉我獨醒?索性酩酊大醉。因此,謠像一個暴君,獲得某些人的絕對信任。

對付小人的原則和辦法:

(1)保持一顆謹慎的心

古人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父母要教導孩子在日常生活當中,無論是對人還是對事,都要保持一顆謹慎的心,千萬不可麻痹大意,讓小人有可乘之機,鑽了自己疏忽的空子,讓自己受到傷害。

(2)不要百分之百信任任何人

信任能拉近人們之間的距離,也能讓小人有更多的害人機會,所以為了防範小人,為了自身的安全考慮,父母一定要教導孩子任何時候都不要百分之百絕對地相信任何一個人,不管彼此相處的時間有多長、關係有多鐵。

(3)不要在背後評價他人

在背後評價別人,說別人不好的事情,這樣會成為小人搬弄是非的資源,給自己的人際關係造成不好的影響。所以父母要告訴孩子在任何人的麵前都不要輕易表露出自己對別人的看法,這樣就能從源頭上避免小人抓到能做文章的把柄。

(4)遇事要冷靜沉著,不要衝動

父母要告訴孩子在自己萬一遇到小人的時候,不要太生氣,火冒三丈,不要衝動,做事不顧後果,讓自己冷靜下來,仔細思考,想出對策,才不至於上了小人的當,稱了小人的心。

(5)保持良好心態

父母要讓孩子養成做事情給自己留有後路的習慣,即萬一遭到小人暗算自己也知如何去應對。事先心裏有個數,比小人的暗地算計再高一籌,就不怕他不屈服。 目錄第一篇從外貌看透人的心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