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紂王城談心(2 / 2)

顯德,就是顯德公主趙巧雲:“李憲根本沒有時間和我們說話,他總是幾天幾夜不睡覺,每時每刻都在想打仗的事情。寶福、仁福、賢福吃住都和李憲在一起,不知道她們有沒有聽到什麼。”

寶福公主趙仙郎搖搖頭:“李憲這個人很怪,一般都不怎麼說題外話,總是一個人在那裏枯坐冥想,然後就讓我們代寫一連串的命令。可以這麼說,所有絕密命令都是我們三個人寫的,他根本就沒有在我們麵前隱瞞什麼。”

仁福公主趙香雲突然說道:“來到這裏之前,李憲丟下我們一個人溜出去了。後來才知道,他擔心正麵作戰讓部隊吃虧,居然偷偷潛入敵人大營,親手殺了千夫長鳩魔鐵,奪取了敵人的帥旗,幾乎是一個人打垮了戰鬥力最強的金兵鐵弓營,光戰馬就繳獲一千四百多匹,簡直就是神人。”

恰在此時,彩棚外麵傳來一聲輕呼:“肅王爺在嗎?李憲拜訪!”

趙樞聞聲一愣,隨即甩掉手裏的東西衝過來,就要給李憲跪倒。

李憲飛身上前攔住:“你這是幹什麼?王爺在蔚州一年有餘,難道不知道這裏不興這一套麼?”

趙樞真誠地說道:“救命之恩猶如再生爹娘,趙樞理應大禮參拜。”

李憲搖搖頭:“千萬不要如此,更不要說什麼救命之恩。王爺曆經劫難,才有今日之安寧,想必已經領悟患難與共,守望相助的真諦。”

趙樞說話都結結巴巴:“趙樞能有今日,都是仙長恩賜。”

李憲若有所指地說道:“朝代更迭,有前因,有後果。希望王爺能夠著眼於未來,不要太難過。”

“仙長教誨,趙樞銘記於心。”趙樞伸手一擺:“仙長,請裏麵就坐。”

李憲伸手虛劃一圈:“王爺,知道此地來曆麼?”

趙樞點點頭:“此處是蔚州聖地,紂王城比幹廟。”

李憲微微一笑:“哦?王爺對紂王和比幹了解多少?”

趙樞博聞強記,這些史實當然難不住他:“比幹是商王文丁之子,幼年聰慧,勤奮好學,二十歲登上太師高位,輔佐商王帝乙,又受托孤之重輔佐商王帝辛。商王帝辛薨,諡號紂,史稱殷紂王,或者商紂王。”

“王爺果然博學多才。”李憲微微頷首:“比幹此人,王爺作何評價?”

趙樞若有所思:“比幹從政四十餘年,極力主張輕徭賦,重農牧,鼓勵冶煉鑄造,富國強兵。殷商末年,紂王暴虐荒淫,濫用酷刑。比幹不由得仰天歎息:‘主過不諫非忠,畏死不言非勇。過則諫,不用則死。’於是伏闕苦諫,三日不退,紂王一怒之下將其殺害。”

李憲沉思片刻,才緩緩說道:“王爺,女真韃子不過蠻夷小族,人口不過百萬,比汴梁城尚且不足。為何他們數萬精兵南下,大宋王朝就一夜崩潰,皇室宗親被屠戳一空。造成如此惡果,王爺有沒有想過其中的原因?”

趙樞情緒低落:“這兩年我也想過,卻始終沒有想通。說要軍隊數量,我大宋遠超金國。要說兵器鑄造,金國更是不值一提。可是,一旦兩軍交戰,大宋軍隊卻一觸即潰,有敗無勝。到底為何會這樣,仙長學究天人,還請不吝賜教。”

李憲點點頭:“古人雲:前事不忘,後世之師。如果我們不能吸取教訓,未來的一切都沒有希望。目前形勢危急,我過來找王爺,就是為了探討此事。”

趙樞合十躬身:“仙長請講,趙樞洗耳恭聽。”

“我喜歡實話實說,還請王爺不要見怪。”李憲沉聲說道:“大宋亡國的原因,歸結起來有以下幾點:第一,大宋立國,持身不正。第二,以奢換權,鼓勵貪腐。第三,玩弄權術,扶持黨爭。第四,縱容世家,虐待百姓。第五,賞罰無度,寬嚴失衡。第六,清談禍國,實幹傷生。”

趙樞臉上一陣紅,一陣白,額頭上汗珠滾滾:“仙長,社稷傾覆,好多人都說軍隊無能。”

“此言大謬!”李憲嗓門突然提高:“大宋亡國,乃文官之罪,與軍隊何幹?兵無鬥誌,軍無戰心,正是所說第一條:大宋立國,持身不正。擔心別人顛覆朝廷,居然把軍隊視為洪水猛獸。於是采取第二條:以奢換權,鼓勵貪腐。”

“看看大宋軍閥,哪個將領沒有幾萬畝良田?朝廷希望用糜爛的生活,從文武大臣手中換取權力。為此,專門立下不殺大臣的律條,不管貪腐多麼嚴重都沒有死罪,鼓勵文武大臣斂財貪腐,醉生夢死。如此倒行逆施,豈能不亡國?”

趙樞抹了一把冷汗:“受教了!如要根除諸多弊端,仙長可有妙計?”

如果您覺得《大宋之天璣動》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75/754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