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欽天神明碑(1 / 2)

淩晨時分,天色蒙蒙亮。

保州城南門東側的護城河邊,突然發出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隨即就是大地震動,房屋搖晃,仿佛整個保州城都要騰空而起,頓時驚動了城內城外數十萬軍民。

廣大軍民以為發生了大地震,於是驚慌失措衝出城,結果看見了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

保州城東南角突然從平地生氣一團紅雲,不斷翻滾著直衝九霄,宛如一條紅龍騰空而起。

曠野地帶居然出現如此奇觀,老百姓頓時往城南湧去,沒想到更加令人瞠目結舌的一幕出現了。

一座金光閃閃、龍首鳳身的巨碑,正從護城河水下緩緩升起。

一刻鍾之後,一座厚約三尺,寬度六尺,高達三丈六尺的金碑徹底浮出水麵,但還在緩緩上升,正在冒出水麵的是漢白玉碑座。

足足過了半個時辰,漢白玉碑座才全部浮出水麵。

現在人們看清楚了,漢白玉碑座居然分為九層,每一層高度三尺。這樣一來,從底座到碑頭,高度超過六丈。無論人們站在什麼地方,都能夠看見超過六層樓高的巨大金碑。

就在人們以為看見奇觀的刹那,金碑突然光華流轉,然後冒出一陣黃煙,金碑變成了漢白玉碑身,正南麵的碑身顯露出五個鬥大的鎏金篆字:欽天神明碑。

神跡!天降神物!

老百姓頓時蜂擁上前,想就近看看究竟是什麼東西。

恰在此時,保州城最高軍事長官,逐日軍團軍團長蕭焯,率領兩千騎兵衝出城來把神物團團圍住。

蕭焯站在馬背上厲聲高呼:“神物出世,兆示英主降臨。普通人隻能遠觀,不得擅自靠近,違令者斬!”

恰在此時,南門裏麵衝出四千五百女兵,全都是頭纏黃絲帶,身穿白色描金勁裝,手中纏金花槍,胯.下純種白馬。

女兵一出現,蕭焯命令此前的男兵策馬往外圍擴散,四千五百女兵在欽天神明碑附近圍成一圈,實現雙重保護。

直到此時,圍觀的百姓才發現另外的古怪!

護城河上麵居然出現兩座漢白玉拱橋,剛好把欽天神明碑夾在中間。眾目睽睽之下,誰也沒有察覺兩座橋是什麼時候出現的,難怪戰馬能夠在護城河上圍成圓圈。

“興漢武皇帝,駕到——”

隨著一個尖嗓子發出叫聲,保州城南門裏麵兩個人並轡而出。

圍觀的百姓頓時大驚失色:皇帝來了!

不錯,從城門裏麵出來的,右邊是趙樞,左邊是李憲。

此刻的趙樞換了一副容貌:頭戴金盔,身穿金甲,連帶白馬也披金甲,手中倒提一杆金槍,整個人顯得威風凜凜。

李憲還是老樣子,頭戴武士巾,身穿藏藍色勁裝,外披一襲白色涼衫,胯下一匹紫色寶馬,馬鞍橋上掛著一杆長槍。

在兩人身後還有一匹馬,上麵一個老太監,赫然正是失蹤已久的譚稹!緊隨其後的幾匹戰馬,上麵端坐幾位大臣。

不用說,這一切都是李憲早就安排好的,在飛狐縣紂王城和趙樞談話,不過是一種暗示和引導,第二天就一起來到保州城。

對於趙樞提出根除弊端的問題,李憲也進行了詳細說明。鑒於目前處於戰爭最危險的時候,李憲主要強調軍隊眼前最緊迫的問題。

“前朝軍隊為何沒有戰鬥力?因為軍隊不是為朝廷打仗,也不是為國家打仗,而是為獎勵打仗。這種腐朽的雇傭軍製度,必須立即廢除。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必須是為自己打仗。”

“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隻有把百姓放在首位,全國百姓才會理解‘無國即無家’的道理,激發全體百姓的舍命抗爭之心。然後采用適當的獎勵機製,激發出最大的戰鬥力。”

“文官治民,武將統軍,這是基本原則。不要擔心百姓被武裝起來,更不要擔心百姓驍勇善戰。推翻朝廷統治,並非因為民風彪悍,而是因為朝廷不得人心,所以才有得民心者得天下之說。”

“當然,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正當獎勵措施必須要有,而且必須立即完善起來。獎勵,不僅僅是獎勵金錢財物,精神獎勵、晉職獎勵,都是必不可少的措施。獎勵泛濫等於沒獎,所以獎勵是有限製的。”

“戰爭獲得全局性勝利,才能夠論功行賞,而且是統一進行。而不是像前朝那樣,每個官員都能隨意獎勵。隻要堅持完善的立功獎勵製度,有一套不拘一格提拔人才的製度,就能夠激發將士奮勇爭先,讓軍隊煥然一新。”

通過這些基礎灌輸,李憲重點說明了“軍人榮譽至高無上”的觀點。任何人侮辱軍人,都要遭到最嚴厲的處罰,從而徹底否定了腐朽大宋的一切陳規陋習。

軍人榮譽至高無上,這是為了激發軍人的榮譽感。與此同時,對於軍隊的管理製度,也必須更加嚴格。誰敢給軍人抹黑,就要處以極刑。

從這個觀點出發,李憲提出了“軍人才能審判軍人”的原則。著重強調了文官一律不得幹涉軍隊執法,軍隊不能幹涉地方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