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仿專人。在你認識的人群中找一位口語表達能力強的人,請他講幾段最精彩的話,錄下來,供你進行模仿。也可以把你喜歡的又適合你模仿的播音員、演員的聲音錄下來,然後進行模仿。
2.專題模仿。幾個好朋友在一起,請一個人先講一段小故事、小幽默,然後大家輪流模仿,看誰模仿得最像。為了刺激積極性,也可以采用打分的形式,大家一起來評分,表揚模仿最成功的一位。這個方法簡單易行,且有娛樂性。所要注意的是,每個人講的小故事、小幽默,一定要新鮮有趣,讓大家愛聽愛學。而且在講以前一定要進行一些準備,一定要講準確、生動、形象,千萬不要把一些錯誤的東西帶進去,否則模仿的人跟著錯了,不但害人,還害自己。
3.隨時模仿。我們每天都聽廣播,看電視、電影,那麼你就可以隨時跟著播音員、演播員、演員進行模仿。模仿時注意其聲音、語調、神態、動作等,還可以邊聽邊模仿,邊看邊模仿。這樣天長日久,你的口語能力定會提高,而且會增加你的詞彙量,增長你的文學知識。
四、描述法
看圖說話在小時候就學過,描述法就類似於這種看圖說話,隻是我們要看的不僅僅是書本上的圖,還有生活中的一些景物,而且要求也比看圖說話高一些。簡單地說,描述法也就是把你看到的用描述性的語言表達出來。描述法可以說是比以上的幾種訓練法更進了一步。這裏沒有現成的演講詞、散文、詩歌等做你的練習材料,而要求你自己去組織語言進行描述。所以描述法訓練的主要目的就在於訓練一個人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的條理性。
五、角色扮演法
角色是指演員扮演的戲劇或電影中的人物。我們這裏的角色,與戲劇、電影中講的角色,有著相同的意義。角色扮演法,就是要求我們學演員那樣去演戲,去扮演作品中出現的不同人物,當然這個扮演主要是在語言上的扮演,你可以這樣做:
1.選一篇情節性強、人物個性突出的小說、戲劇為材料。
2.對選定的材料進行研究分析,重點是分析人物的語言特點。
3.根據作品中人物的多少,就可以找人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了。等結果出來,看誰最能準確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4.不用找人,也可自己扮演多種角色,以此培養語言自己的適應能力。
這種訓練法要求“演”的成分很重,它有別於對朗誦的要求。它不僅要求聲音洪亮,充滿感情,停頓得當,還要求能繪聲繪色、惟妙惟肖地把人物的性格表現出來,而且要配有一定的動作和表情。
六、講故事法
講故事是生活中常見的事,用在這裏可以訓練人的多種能力。故事裏麵既有獨白,又有人物對話,還有描述性或敘述性的語言,講好故事可以訓練人的多種口語能力,下麵介紹幾種方法:
1.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故事的情節性是十分強的,而且故事的主題大都是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表現出來的,所以我們在講故事之前就要先研究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人物之間的關係。
2.掌握故事的語言特點。故事的語言不同於其他文學形式的語言,其最大的特點是口語性強、個性化強。所以當我們拿到一個材料的時候,不要馬上就開始練習講,而要先把材料改造一下,改成適合自己講的故事。
3.反複練講。對材料做了以上的分析、加工以後,就可以開始練講。通過反複練講達到對內容的熟悉,最後能使自己的感情與故事中人物的感情相融合,做到惟妙惟肖地表現人物性格,而且語言既生動又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