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百分百說話講究基本功 言語得體看火候(1 / 1)

第二節 百分百說話講究基本功 言語得體看火候

不少研究語言和溝通技巧的專家指出:“怎麼說比說什麼更重要。”怎麼說主要指說話語氣,占很重要的一個方麵。因為說話的時候不僅傳達了字麵意思,還傳達了說話者的情感,而說話語氣就是情感與個性的反應。用不同語氣說同樣的話,所能起到的效果會完全不同。所以,你要控製好說話語氣,以其所傳達的句子能達到所要講的目的。

對於不同的場合、不同的聽眾,就有不同的主題,說話者語氣也應該是不同的。假如邀請你在一個授獎儀式上發言,你的基調應該是熱烈而情緒高昂的;假如上司要求你對一個問題做出解釋,那麼就應該是誠懇而富有見的的;假如有所商校要求你出席他們的開學典禮,而你又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你不妨“開導”一下在場的學生。總而言之,要學會控製你的說話語氣,聽一聽自己的發音方式,就更有說服力。

對一個說話百分百的人來說,僅僅學會完美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需要學會與人交流,並且要通過這樣的交流來表達自己的意圖。這種意圖可能是希望對方要你的產品;可能是希望對方對你目前的處境表示理解與同情;可能是要對方同意你的說法;也可能是希望對方提升你的職位。但無論這些意圖能否達到,你都要注意一些更為一般的原則,就是用最簡單的話來說。這種一般的原則表現為:在談話過程中要尊重別人,從他的人格到判斷力與智慧;不要引起對方的不快,哪怕是輕微的不滿,更不用說怨恨了;無論這次談話的意圖是否達到,都要給對方留下好的印象,以利於下一次合作,避免因為一時的分歧而影響長期的友誼與合作。

言語得體就是要注重語體色彩,語體色彩一般分為口語語體、書麵語體和通用語體三大類。口語和書麵語都很好理解,但通用語體和感情色彩中的中性色彩一樣,是可以通用的。另外,對於帶有明顯“個性”的口語詞和書麵語詞,一定要慎重甄別,選用恰當,麵對不同的對象,語體色彩就應有變化。舉個例子,如果你麵對的是農民兄弟,你滿口的之乎者也,肯定不會有好的效果;如果你麵對的是知識分子,滿口不用文雅一點的詞語,同樣不會有好的效果。所以,根據對象和目的的不同,在選用詞語時,一定要考慮詞語的語體色彩是否合適。

在對別人歌頌讚美時,應該選用那些帶有褒義色彩的詞彙,這可能誰都知道,但是也有一點,如果你不仔細分辨,語言感覺不敏銳的話,就不容易認清某些詞語的真正含義,就會造成誤用。比如 “當兵的人”這種稱呼,它還有一個常見的詞就是“戰士”。戰士這個詞初看起來好像是個中性詞,但實際上應該歸到褒義詞一類,這是因為我們一般隻對正義一方的士兵如此稱呼,對敵人絕對不會這麼說的。

再比如“位”這個常用的量詞,也很容易被誤用。“位”也帶有褒義色彩,含有對後麵對象尊重的意思。如果到飯店用餐,服務員會問:“先生,幾位?”你聽得會很舒服,若換成:“先生,幾個?”聽起來就顯得生硬了許多;而假如在談到一個罪犯時用“一位潛逃犯”的說法,讓人聽起來心裏肯定很別扭。

有位演講者曾經這樣來說明自己的內心感受:“站在這裏,麵對大家,我的心情如此激動,我內心的感受真是罄竹難書啊。”由於不懂“罄竹難書”是帶有貶義色彩的成語,才鬧出了這樣的笑話。

在進行交談時,你要首先想到交談用詞的理性意義,也就是詞典中解釋出來的意義。這個意義是詞所概括的客觀事物或者現象的本質特征,因此,它又被稱作概念意義,它是語音形式所代表的最主要的思想。

運用詞語來豐富自己的交談時,首先一點要考慮的是它的概念意義是否符合要求,如果連概念意義都不符合要求,那麼你就要想辦法換一個更為恰當的詞語。比如,對解放軍或者學生做演說,如果一上來你就用習慣的稱呼語“女士們,先生們”顯然就不得體,還是換成“同誌們”或“同學們”才讓人聽著舒服。

多數情況下,你要指稱的對象不僅僅有一個詞語適合,你還要根據表達目的和語言環境選擇多個最“合適”的詞來使用,也就是說修辭水平高的人肯定是善於選擇“火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