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在大清,可算是一個相當曲折的地方。
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西城三十裏,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硬是將杭州西湖從千裏之外的江南,送到了皇城腳下。
在乾隆皇帝繼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園林。乾隆十五年,乾隆皇帝為孝敬其母孝聖皇後動用四百四十八萬兩百銀在這裏改建為清漪園。鹹豐十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四年重建,改稱頤和園,作消夏遊樂地。庚子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珍寶被劫掠一空。
可是慈禧老佛爺卻對這山水情有獨鍾,在百廢俱興的情況下,竟然又一次花費巨大修建了頤和園。
這個時候的大清,已經沒有了那麼豐厚的家底了,庚子賠款已經耗盡了整個大清的腎氣。
但是既然老佛爺下了旨意,即便是再沒錢,也要籌措的,隻不過整個園子修起來,便清減了許多。文昌閣城樓從三層減為兩層,樂壽堂從重簷改為單簷,蘇州街被焚毀後再也沒有恢複。
由幾名太監領著,王爺身穿簇新的團龍袍。和肅親王善耆,軍機大臣張之洞一並,園子之中走著,走過十二孔橋,繞過鎮水的鐵牛,便是太後起居的萬佛堂別院了。
還沒等遞牌子請見,就見一個身材瘦小的老太監站在了殿門以外,見到了三位,道:“兩位王爺,張大人吉祥,咱家再次恭候多時了。”
上下打量著這位公公,卻是穿著五爪蟒袍,足下穿的是內務府督造的千層底靴子。右手的大拇指上,一個碩大的翡翠扳指十分醒目,手裏拿著的拂塵也是極端精美,掐絲錯金。臉上卻像是幹橘子皮一般,溝壑縱橫。
這便是名滿天下的大太監李蓮英了。
雖然慈禧太後魄力晉升他為二品督太監,可是並非像外界傳揚的那般跋扈,隻見李蓮英顫顫巍巍的躬身道:“幾位爺都到了,太後有旨意。今兒大公主進園子請安,太後正在欣賞大公主帶來的夕陽華服,今兒就沒有時間接見眾位大人了。既然貢桑諾爾布郡王住在張大人府上,就暫且如此安排吧。”
李總管是上了年歲的人,再加上身子不完全,所以要比同齡的尋常老人孱弱一些。說起話來,便是抑揚頓挫,氣息飄忽,竟是別有一番滋味。
貢桑諾爾布到是覺得無所謂,因為他本來也沒有打算覲見太後,倒是恭親王和張之洞臉色幾變,忙上前一步,道:“太後什麼時候得空?”
李總管又是一個羅圈揖道:“這咱家怎麼知道,太後的性子,幾位大人又不是不知道,她最最喜歡這些花草繡品了,大公主今日帶來的東西,很合他老人家的意,咱家估摸著,今日不會傳喚幾位大人了。”
說罷,便將拂塵甩進了右肘窩,算是逐客了。
三個人便朝著萬佛堂的方向施禮,剛要退出來時,李總管道:“幾位大人,太後還有旨意,你等去瀛台遙拜一下萬歲,也算是不違祖宗規矩了。”說罷,便轉身,朝著萬佛堂的方向走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