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明也是跟上道:“我從兩年前得到了這枚玉璽之後,便在天下範圍之內尋找可以配得上這枚玉璽之人,可是不管是一方要員還是草莽英雄,大多都是無法德才兼備,都配不上這枚玉璽,後來我和王爺結識,便知道了您的為人,若是當了萬歲,就必定是一代仁君,所以還請萬歲不要推辭了。”
王爺無聲的透了一口氣,自己好說歹說,這三個人就是聽不進去。
不過也不怪這些人。
自從始皇帝嬴政集權中央以來,便用了君權神授這個名詞,後來的曆代君主,都是有過之無不及,南朝尊崇佛教,於是這天竺傳過來的教義便成了壓迫愚弄百姓的工具了。
但其中也有開明盛世,如李唐,就不會限製貧民百姓讀書學文,盛世空前。
後來道了宋朝,程朱理學大行於世,人們的頭腦便又開始束手束腳了。
蒙元根本就視中原文化如無物,一般的老百姓連正經的名字都沒有,就更不用說啟迪民智了。
朱洪武將人分為三六九等,士農工商,武戶樂戶,甚是分明,如樂戶的子女,便一輩子是賤籍,根本就不允許讀書。
中國人已經被君權愚弄了幾千年了,也難怪這三個人會有這麼深的執念,甚至是對君權的瘋狂。
可是貢桑諾爾布王爺畢竟是東蒙開明王爺,也是睜開眼看世界之人,自然是清楚的,君權,早晚都會變成一個幌子,或者是一個招牌之類的。
張之洞等五人便是出去訪政歸來,就連這些忠君愛國的大員們,也都知道立憲是必經之路了,那麼自己再拿著一方早就遺落在凡塵的天子之寶,去自立為天子嗎?
與這轟轟烈烈的世界相比,此舉無異於螳臂當車。
可是自己無論怎麼解釋,這三個人會明白嗎?
想到了這裏,王爺便站了起來,道:“我說的這些你們不懂,也是情有可原,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即便是我現在手裏拿著天子之寶,可是要得到這花花江山,何其的難也。所以還是休要提了。”
通達和尚卻是會錯了意,王爺的諄諄勸戒,在這個滿腦子開創新朝代的瘋和尚看來,卻是王爺開竅了一般,喜上眉梢,道:“這個就無需王爺過問了,貧僧就是這方麵的行家裏手!師祖姚廣孝,便是在燕王府的參讚,那個時候燕王也不過是府兵兩千,不也奪下了江山?”
宋子明也覺得,王爺現在已經開始考慮了,便也忙道:“現在僧帽山上,已經有了一千多人,而王爺的府兵也有一百餘人,這都不算,還有木蘭圍場的守備軍兩千餘人。這些人雖然看上去是朝廷的軍隊,可是這麼多年來,卻是吃著王府的餉銀,鐵龍又是唯王爺馬首是瞻。這兩千餘人已經是王爺的了。”
燕崇樓也跟著道:“對,宋大哥說得對,現在要兵有兵,要錢有錢,還有江湖上的眾多好漢,都是以一當百的將官材料,我們現在手裏的力量,已經比當年的燕王朱棣好很多了。”
貢王爺感覺自己腦門疼得要命,便坐下不再說話了,可是這三個人,就像是走馬燈一般,在王爺的耳邊開始滔滔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