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飲食禪典與生命機趣 害人至深的瞋怒心(1 / 1)

第四卷 飲食禪典與生命機趣 害人至深的瞋怒心

瞋怒心會使人怒目而視、咬牙切齒、怒火中燒、大發脾氣、高聲叫罵、報複他人等。它是一種負麵的、消極的、有害的心態,是會傷害人身心的。有一故事就講因瞋怒而不得善終的:

在很久以前,在人們的居住地以外,有一個奇妙的曠野。那裏有一頭水牛王,就居於這個曠野裏,它在那裏可以隨便走來走去,到處都有草吃,渴了就飲泉水。這會兒水牛王帶著它的眷屬走了過來。水牛王走在這個隊伍的前麵,它的顏貌長得好看,神態也很威武,而且德行超群,性格溫和而能忍耐,行動安靜而慈祥。

有一隻獼猴,就住在路邊上。它看到水牛王帶著它的眷屬來了,並且靠近自己的地盤,於是它心裏就生起了憤怒,立即揚起瓦石塵土向水牛王等擲去,對水牛王等進行辱罵。水牛王對這樣的辱罵,默然忍受而不予報複。

水牛王過去不久,又有一頭羊王領著一群山羊,隨即從後麵過來了。獼猴見它們靠近自己的地盤,照樣進行大罵,照樣拿土石擲打羊王。這一頭羊王見前麵的水牛王都默然接受這樣的侮辱,也學著它的樣兒,而不予報複,心情溫和怡悅,很安祥地漫步行走,對這樣的辱罵,一點也不放在心上。

這一頭羊王和它的眷屬過去不久,又走來一群小兔子,從後麵跟著來,追隨在剛過去的這群羊的後麵。獼猴見了兔子,依然進行辱罵,並且準備過去打它們。這群兔子心裏雖然懷恨不喜歡,但看到前麵的羊都忍住了,所以也隻好學著忍辱,快速從這裏走過去了。

離開大路不遠,有一塊叢林,在叢林中,經常有樹神居住其間。樹神見到這些動物,雖然受到獼猴的毀辱,卻忍耐而不報複,就問水牛王:“那些獼猴罵你們,用土石打你們,而你們卻忍耐,默不作聲,你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你們這樣做的用意佑在呢?”動物都默不作聲。

這群動物走過去不久,有一群惡鬼和婆羅門來到了這裏。獼猴見了,又憤怒了,並且大罵和毀辱他們,依然向他們投擲瓦石塵土。可這次不同,婆羅門與惡鬼立即予以反擊,並且一起上前,捕捉住了這隻獼猴,用腳踏死了它。

這隻獼猴因為瞋怒心,對接近自己地盤的動物進行辱罵,動物們沒有理會它;它對接近自己地盤的惡鬼和婆羅門進行辱罵時,他們也瞋怒心,對它進行了報複,把它踩死了,這真是瞋怒心斷送了自己的性命。獼猴因很重的瞋怒心而死,還有小怒而喪命的事:

以前有一隻烏龜,住在小小的池塘裏。有一天,一大群大雁排列成行地從長空飛過,姿態十分優美。烏龜心想““如果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像大雁那樣飛翔於天空,那該有多麼的好啊!”

???? 一年,機會終於來了。有一對伉儷情深的雙飛雁,正飛過池子的上空,烏龜伸長脖子,著急地大聲嚷叫著,並極力要求大雁帶它上天。大雁拗不過烏龜的哀求,隻好無奈地答應道:“好吧,我們就答應你次。但你的身體如此重,我們隻能一個用嘴巴叼住你的嘴巴,另外的則咬住你的尾巴,才能撐起你的身體。為了安全起見,我們在天上飛的時候,無論發生什麼狀況,你都不能把嘴巴張開,否則從高空摔下來,必然會失去生命。”

?? ??烏龜連連答應,就這樣,大雁合力拉著烏龜,飛行於空中。烏龜多年來的夢想終於成真,它興奮地俯視著地下的美景,原來展翅高飛的情境是如此的美妙呀!烏龜正沉醉在風馳電掣的快感之中,忽然聽到下麵一陣震耳的喧嘩聲,原來是一群在河床邊玩耍的孩童,用譏嘲侮蔑的字語在嘲笑著烏龜:“哈哈!哈哈!大家快看啊!一隻笨烏龜被兩隻大雁抓走了,大家看它那笨頭笨腦的樣子,真是可笑極了!”

?? 烏龜聽別人說自己苯,就生氣了,於是忘記了大雁的叮嚀忠告,它想罵孩童的不明事理裏,但是烏龜才一張口,它就像斷了線的風箏,從高高的空中,重重地摔了下來,粉身碎骨。

?瞋怒心對養生的負麵影響真的是不小的。因此,近代高僧印光法師就曾說過:“瞋心一起,於人無益,於己有損;輕亦心意煩躁,重則肝目受傷。須令心中常有一團太和元氣,則疾病消滅,福壽增崇矣。”醫學研究也發現,人在發怒的時候,胃的出口處肌肉驟然收縮,導致胃腸功能紊亂,甚至造成器質性損傷。所以,生氣時胃痛、胃脹,吃不下飯。時常發脾氣,情緒不良,還會導致脫發、皮膚失去光澤、變黑。所以,要想身體健康就要征服自己的瞋怒心,做到寬宏大量,心中和悅,平和謙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