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飲食禪典與生命機趣 靜慮養生(1 / 2)

第四卷 飲食禪典與生命機趣 靜慮養生

武則天是我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也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一位高壽的皇帝,她還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武則天一生經曆了太宗、高宗、中宗、睿宗四代帝王,享年81歲。

武則天自幼身體強健,擅長馴馬。在為唐太宗才人時,有一回外國進貢來一匹駿馬,性情暴烈,不能調服。這時武則天走了出來,敏捷地躍上馬背,任憑那馬怎樣嘶鳴跳躍,她緊抓住韁繩,鎮定自若。最後那馬終於被降服了,這使太宗驚歎不已:女流之輩竟勝於須眉。他問武則天是怎麼馴服烈馬的?武則天說出了自己的見解:首先用鞭子抽它,如果不順從,那麼便用槌子紮它,如果馬還不老實,那麼就立刻用匕首殺死它。唐太宗聽了嘖嘖稱奇,暗自讚歎這位“媚娘”竟有這麼大的勇氣和見識。“才人”在宮中是專為皇帝後妃出遊準備車馬的,在太宗出去打獵或遊玩時,武則天總是騎馬護駕,前後照應,這使她練成了一身好騎術,長期的馬上運動使她一直保持著健康和充沛的精力。

武則天27歲時,唐太宗駕崩。作為太宗的後妃之一,他被送入感業寺,當了三年尼姑。在這三年裏,她整日參禪打坐,在身心修養上取得了很大進步,這也成了她長壽的重要原因之一。唐代盛行佛教,武則天自幼隨母修習打坐。在寺院裏,她更得以專心致誌地修習禪定了。她每日早起,或是觀心,默默地觀照自己心裏念頭的生滅,一直到某時忽然前念已空,後念未生,就一下子定在現前的這個不起分別、了了常知的境界中。這就是禪定的境界。有時她也修數息、隨息:放鬆周身,跏跌而坐,默數出息入息的次數,從一至十,循環不斷,漸漸發覺自己似已不呼不吸,周身舒暢,這時便可停止計數,隻是靜靜地讓心思隨著呼吸一出一入,長久下去,也可得到禪定。

武則天廢掉李氏之後,自己稱帝。許多效忠於李氏的大將紛紛起兵反抗,其中以徐敬業為最主要的一支,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為徐敬業寫了一篇《討武瞾檄》,痛罵武則天身事父子,惑亂宮闈,殺子廢子,人神共棄。然而她看了之後,非但沒有發怒,還連連稱讚駱氏的文筆,說朝廷沒有任用這樣的人才,是宰相的過失。徐敬業兵敗之後,武則天也並未將他按造反論斬,而隻是將他貶到外地去當刺史。除此二人,他還赦免了一些辱罵自己、誹謗朝政的人。她有如此的心胸和修養,無疑是她健康長壽的最佳的保證。

武則天興趣廣泛,她寫得一手好字,喜歡音樂、詩歌。她還喜歡大自然的風光,這對她的健康長壽也是大有好處的。武則天的一生經曆了多次巨大動蕩,但她能一次次堅持下來,創造出一番偉業,得享81歲高齡,這正是她長期修心養性心胸開闊的結果,也是她堅持鍛煉的結果呀!

禪定的修習中的靜慮,使人全身的興奮集中於一點,或為心思,或為呼吸,而機體的其他部分相應得到了休息。這樣,就達到了補養精氣、積蓄能量的保健目的。而且它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開發,認識到現實中的一切都是變動不居,從而保持一種豁達超然的態度,不以物喜,不以已悲,遠離一切煩惱,豁達樂觀,這對於健康長壽無疑是最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