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感恩做人,輕鬆做事 對父母常懷感恩心,孝行善行經常做(1 / 1)

第十章 感恩做人,輕鬆做事 對父母常懷感恩心,孝行善行經常做

每個人的生命與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支持與關照。健康的生命是父母給予的,健全的家庭是父母創造的,堅強獨立的性格是父母培養的,良好的生活環境是父母營造的,所有的一切在自己還沒有能力承擔之前,都是父母提供給我們的。我們知道,有父母在的那個地方有一個溫暖的名字——“家”。

時間長了,我們把父母給予我們的一切東西,物質的或者是精神的,甚至包括愛,都認為是一種理所當然。對於他們,我們沒有太多的感謝,也沒有太多的抱歉,隻是覺得,我們是他們的孩子,他們就應該始終為我們服務,提供我們所需要的一切。但是,我們錯了,對於他們我們更應該去感謝,感謝他們不但給了我們生命,還為我們創造了一切有價值、有意義,充滿生機的事物。所以,對於他們,我們更應該常懷感恩之心,從生活的點滴做起,好好孝敬他們。

顧欣,一個陌生的名字。在他短暫的生命軌道裏,僅僅運轉了22年。一個多麼年輕的生命,一個多麼燦爛的年紀。盡管短暫,但是他卻在這短短的時間裏綻放出了最美麗的色彩。

顧欣,一個年僅22歲的年輕人,他在病魔的摧殘中靜靜地離開了這個美麗的世界。2005年5月28日,剛剛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不到三個月的顧欣,正在上班的時候,鼻腔突然流血不止,之後送進中日友好醫院,經檢查竟然患上了白血病。

那天,他哭了。他對一位前來探望的同事說:“我自己不怕什麼,就是擔心我爸媽該怎麼辦?”顧欣的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的。他的爸媽都是農場的下崗工人,這些年的經濟收入,主要靠他們兩口子辛苦經營的那個小小的廢品收購廠,好不容易看到了希望,兒子讀完大學,也剛剛找到一份還不錯的工作。他們想:苦日子總算熬到頭了。

很快噩耗傳來。當他們聽到自己的兒子患有白血病時,他們徹底崩潰了,心如刀絞。但是可憐的父母為了保住兒子的性命,他們變賣家產,四處借錢來支付兒子高額的醫療費。30萬支撐著顧欣的病情穩定了5個月,但是到了11月份的時候,癌細胞四處擴散,病情開始惡化,這時候,顧欣的一封以《誰來拯救我的父母》為題的絕筆書信震撼了無數人的心。信中,有一段內容他是這樣寫的:“每晚,我總要假裝先睡,讓陪護的父母也能早些休息,我偷偷的張開眼睛,看著父親母親熟悉卻又憔悴的麵容,眼淚不住地往下流……世上不幸的人不止我一個,我想通了生死,所以我不遺憾。隻是感恩於父母,心裏反複地問自己,沒有了我,他們該怎麼繼續活下去。但是我希望父母能夠健康無牽無掛地活著……”在他臨走的時候,他用自己最後的一絲力氣喊出的最後一句話是:“爸爸媽媽,我太愛你們了!下輩子,我把我所有的愛都給你們!都給你們!……”之後,眼角掛著兩行晶瑩的淚水閉上了眼睛!顧欣微笑著走了,因為在他的身後是一片愛的潮湧。

相信看完了顧欣的故事之後,每個人的內心都無法平靜。因為他的懂事,他感恩的心深深地撼動了我們。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父母為自己的兒女傾其所有,無私奉獻。而這裏,卻是一個生命危在旦夕,所剩時日不多的重症少年,他在死神麵前沒有一點的害怕與驚慌。唯一讓他牽掛的卻是父母的未來,多麼懂事乖巧的孩子。

我們每一個人的父母,從我們出生再到成長這一漫長的過程中,不知道遭遇了多少困難,承受過多少壓力與折磨。一個陌生人給予我們一點幫助,甚至都能換來我們甜美的微笑或者一聲暖暖的“謝謝”;那麼,我們的父母呢?他們為了我們不知付出了多少艱辛,但是我們又曾對他們做過什麼?又曾回報過他們什麼?沒有,什麼都沒有。所以,趁我們都還年輕,父母都還健在的時候,盡可能地多為他們做些事情,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時候,再去後悔難過,歉疚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