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康熙帝私探花樓 韋小寶恩怨難分(上)(2 / 3)

韋chūn芳聽得兒子賭錢贏了這許多的銀子,心中本來便將信將疑,一看貴介公子上門鬧事,越發疑心"小王八蛋"的錢來路不正,非偷即搶了。當下,便一股腦兒將事情都推到了韋小寶的頭上。

貴介公子道:"哼,乃母乃子,倒是相像得緊!可韋小寶先前是在雲南不假,現下不在了。你將他藏在哪裏了?還是如實說出來罷,免得皮肉吃苦。"韋chūn芳愁眉苦臉,道:"小王八蛋行事向來亂七八糟,那七個粉頭也一個個的不是甚麼好腳sè,撮弄得他越發地胡天胡地起來,小王八蛋心裏哪裏還有我這個老娘?他從雲南大理又去了甚麼地方,我委實不知道了。"貴介公子道:"韋小寶不去撮弄別人,別人已是大大地燒了高香,他倒聽別人的撮弄?真正滑天下之大稽了。韋chūn芳,我勸你還是老實招供了罷。"那口氣,直如官府審犯人一般。韋chūn芳更足大急,道:"青天大老爺,小女子可是沒有一句謊話哪!挨千刀的小王八蛋到底死到哪裏去了,小女子實在不知道,小女子她恁大年紀,一口一個"小女子",貴介公子的四個隨從,拚命忍住了才沒有笑出聲來。暗道:"這等作張作勢,與韋爵爺一般無二的憊賴了。"貴介公子喝道:"死到臨頭,還不說實話,來,與我把她的……店鋪燒了!"不知道是貴介公子不懂得jì院的名稱,還是他自重身份,不屑於從自己的嘴裏吐出"jì院"這等肮髒的字眼,猶疑了一下,便將jì院稱為店鋪了。

四個隨從拱身答道:"喳!"卻並不動手。韋chūn芳沉不住氣,膝行數步,抱住了貴介公子的腿,哀求道:"青天大老爺高抬貴手,青天大老爺高始貴手!千錯萬錯,都是韋小寶那個小王八蛋的錯,與小女子無涉,千萬不能燒了我的店……我的院子啊!"貴介公子皺眉道:"喂,快快放手,成何體統?"忽然聽得一聲長笑,有一人朗聲說道:"皇帝逛jì院,真正成何體統啊?"貴介公子的四個隨從,一聽"皇帝"二宇,大吃一驚,然而他們畢竟久經陣仗,臨危不亂,立即凝神屏氣,微弓馬步,護在主人的身周。卻見七條漢子自七個不同的方位,突然出現在廳堂之上,將貴介公子一行五人緊緊圍在該心。領頭的是個道長,方才那句話,就是他說的。

那貴介公子臉sè一變,原來,他正是當今康熙皇上,聽得韋小寶的消息,借出巡江南考察河工的時機,微服私訪,到麗chūn院找尋韋小寶的下落,卻不知如何走漏了風聲,被人瞧破了行藏,對頭尋上門來了。

康熙以帝王之尊,生平卻也遇過幾次險惡:一次是誅滅鼇拜,那乃是他親政之後所做的第一件大事,氣急敗壞的鱉拜要與他同歸於盡(參見《鹿鼎記》第五回);一次是在清涼寺裏,白衣神尼突然現身,刺殺康熙(參見《鹿鼎記》第二十四回);再一次便是歸辛樹、歸二娘、歸鍾三人冒死行刺(參見《鹿鼎記》第四十三回)。

然而這三回遇險,有兩回是在皇宮大內,白衣神尼行刺的那次,雖說是在外地,但他身邊有一大堆禦前侍衛,還有數千禦林軍,敵人哪能輕易得手?再者說,每一回遇險都有"福將"韋小寶忠心護主,是以總能化險為夷,遇難呈祥。

可這回不同了,他太過托大,輕裝簡從,微服私訪,隻帶了四個禦前侍衛,而對方卻有七人之多,敵眾我寡。而且他深知這些禦前侍衛的武功,實在不是江湖上一等一的高手,隻知道平時作威作福、欺男霸女,那真是一個頂一個;麵對付玩命的江湖豪客,隻怕隻有大叫投降的份兒康熙強自鎮定,反問道:"你們是甚麼人?"頓頭的道長吟誦道:"五人分開一首詩,身上洪英無人知。"康熙忽然接口道:"自此傳得眾兄弟,後來相認團圓時。"道長一征,道:"初進洪門結兄弟,當天明義表真心。"康熙道:"鬆柏二枝分左右,中節洪花結義亭。"道長道:"忠義堂前兄弟在,城中點將百萬兵。"康熙道:"福德祠前來誓願,反清複明我洪英。"這是清初反清幫派天地會的"切口"(暗語),按照規矩,對方既然接上切口,自已便得報家門,道長說道:"貧道玄貞,是天地會青木堂屬下,不知先生甚麼堂口?燒的幾柱香?……"忽然意識到對方的身份,喝道:"你是韃子皇帝,說了我天地會的切口,妄圖蒙混過關麼?"康熙強自鎮定,麵sè一沉,道:"爾等既是知道朕的身份,還敢犯上作亂麼?還不趕快束手就擒,朕體念上天好生之德,或許網開一麵,既往不咎。"天地會群豪雖說以誅殺滿清皇帝、恢複大明天下為宗旨,可真的麵對康熙,這年輕皇帝臉上的帝王之氣,倒也震懾了他們幾分。玄貞道長競猶豫了片刻,冷笑道:"哼,你也講甚麼好生之德麼?滿清人關,奪我花花江山,殺人無算,揚州十月,嘉定三屠,屍堆成山,血流成河,又有甚麼好生之德了?"康熙麵呈內疚之sè,半晌道:"先皇人關之時,確曾多所殺戮,然而兵凶戰危,自古以來成就帝王之業,哪裏有不殺人的?'一將功成萬骨枯',此之謂也。更何況朕已命你們天地會青木堂的香主韋小寶,專程來揚州營造忠烈祠,又免了揚州、嘉定臣民的三年錢糧,難道還不夠將功補過麼?"天地會群豪大都胸無點墨,哪裏聽得懂康熙"之乎者也"的一套高論?玄貞道長說道:"死到臨頭,還說三道四!冤家路窄,韃子皇帝,你領死羅"說著,袖子微微鼓起,已是暗運內力。

康熙正sè道:"朕句句是肺腑之言,與爾等豈用得著巧言令sè?爾等既然不信,那也叫無可奈何。不過麼,……嘿嘿,嘿嘿!"他冷笑連聲,玄貞道長問道:"不過甚麼?你不服氣麼?"康熙道:"朕服氣得緊,服氣得緊。常聽得說,天地會人人都是天字第一號的英雄豪傑,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如今一見之下,才知道江湖上傳言不禁不實。原來天地會的好漢,靠的是倚多為勝,了不得啊了不得,佩服啊佩服!"康熙自幼依照滿洲人的習慣學習騎shè,假太後毛東珠又教了他一些武功,閑暇無事,韋小寶也給他講些江湖上的奇聞逸事,是以對武林規矩懂得一些,知道江湖豪傑最是忌諱被說成"倚多為勝",因此拿了這頂大帽子壓了下來,希圖拖延時間。

堂堂天子,竟然抬出了道上的規矩,玄貞道長不由得一征,不知何以為答。

卻見一麵目猥瑣的漢子蹦跳了上來,笑道:"一個打一個,那也好得緊啊。就讓我錢老本陪這位滿洲好漢走上幾招罷。"他嘴裏說著,身子早已欺近。領頭的侍衛總管多隆忙縱身接住,喝道:"不要傷了皇上!"豈知錢老本知道這一擊,侍衛們一定要攔住,是以隻是用了虛報。他生得猥瑣,武功卻是極為了得,特別是聰明機變,在天地會青木堂中無人能比。當下虛虛的與多隆對了一掌,身形晃處,已搶進圈內,欺到康熙皇帝麵前,出手便是殺著,一招"江鎖蛟龍",五指如鉤,徑直去拿康熙的"腦中"大穴。

康熙吃了一驚,惶急之間身子微微一例,竟然也是快疾躲過了敵人的殺招,一招"倒折梅"中的"腋底錘",右肘便搗向錢老本的麵門。這一招是當初假太後毛東珠教給他的,不想在xìng命交關之際派上了大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