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橫三世佛之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1 / 3)

阿彌陀佛(amítuófó),也意譯為無量光,或無量壽佛。為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他以觀世音、大勢至兩大菩薩為脅侍,在極樂淨土實踐教化、接引眾生的偉大悲願。這是我國佛教界最熟稔的如來。(梵Amita-buddha,藏Dpag-tu-med、dpag-yas)

當代淨土宗、密宗大德黃念祖老居士在《淨土資糧》中明確指出:阿彌陀佛的阿字的正確讀法是漢語拚音字母中的a字。阿字是華嚴字母音裏麵的第一個字,一個阿字有無量功德,無量涵義,其中第一個涵義就是無生。密教中說從一個阿字出生一切陀羅尼,所以這個字的讀音是非常重要的。

據《無量壽經》所述,於過去久遠劫中,世自在王佛出世時,有一國王聞佛說法發無上道心,棄國出家,號為法藏。其後,彼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前,攝取二百一十億諸佛妙土的清淨行,發四十八大願。其中有三個大願是∶‘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毀謗正法。’‘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係念我國,植眾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其中第十八願是根本願。其願文曰∶‘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法藏比丘發此願已,一向專誌莊嚴淨土,其佛土距此十萬億刹,名為安樂。

基於這些深宏的誓願,因此,在他成佛之後,任何人隻要具足信願行、如法念佛,則一定會得到他的接引,而往生至真至善至美的淨土佛國。

【南無阿彌陀佛】

譯曰歸命無量光覺,無量壽覺。歸命於無量壽覺及無量光覺也。淨土門稱之為六字名號。歸命者,眾生一心仰賴阿彌陀佛,即眾生之信心也。無量壽覺或無量光覺者,佛助一切眾生行體成就也。蓋眾生之信心與阿彌陀佛助眾生之行體皆具足於此六字內。此謂機法一體之南無阿彌陀佛也。真言之口傳以此名號為陀羅尼,為金剛界五佛。善導觀經疏一曰:‘言南無者即是歸命,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觀無量壽經曰:‘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是梵文Namas的音譯,讀作那謨,亦譯作“南謨”、“那謨”等。意為致敬、歸敬、歸命。是佛教信徒一心歸順於佛的用語,常用來加在佛、菩薩的名稱或經典題名之前,表示對佛、法的尊敬和虔信,如南無喝羅、南無三寶等。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是佛的名號,名號來源於梵語音譯,“阿彌陀”在梵語中為“無量”或者“無窮大”的意思,“南無”為梵語“昄依”的意思。快要死的人念“南無阿彌陀佛”,他將帶你的靈魂去極樂世界。它的意思是“無量光”、“無量壽”等等意思,等等是指阿彌陀佛的智慧、慈悲、神通無量無邊,語言無法說清

南無(讀那模)阿彌陀佛。南無就是至心歸依的意思。阿字正確讀法是漢語拚音字母中的A字。這個“阿”(A音)字很重要,阿字是華嚴字母音裏麵的第一個字。

一個阿字有無量功德,無量涵義,其中第一個涵義,就是無生。這一句佛號要把“阿”字念準。東密興教大師讚歎念佛法門:從一個“阿”字出生一切陀羅尼,一切咒都從“阿”字出生,一切諸佛都從咒出生。阿為第一字。彌字表一心平等無我大我義。陀字表含攝一切法藏之究竟處。阿彌陀名號是法界大密咒,是阿彌陀佛萬德的載體,是聖凡同構呼應的媒介。其中包括無量密義,可譯成無量壽、無量光。念佛無異於持咒。(一)咒語是佛的密語,隻有佛明了,等覺以下菩薩均不知其義。(二)咒語每字每句均有無量義。研究大乘經時,知道顯說的經文亦含無量義,法味無窮,久讀不厭,何況如來神咒。(三)有的咒中有許多鬼神名號,佛呼喚鬼神令其保佑修行人,故咒中並不完全包括世間語言。(四)咒亦為諸佛的密語,如軍中口令。誦咒無往不利,一定能得諸佛護念,龍天保佑。(五)誦咒蒙諸佛如來不可思議神力加持。至心念一句阿彌陀佛,就能夠消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漢譯本譯成無量清淨佛、無量覺、無量清淨平等覺。總之彼佛的功德、智慧、慈悲、方便、依正莊嚴、度生功德,等等,各各都是無量。由於極樂教主多劫勤修,有無量妙德,所以成佛後有無量功德名號,每一名中皆具無量功德,名能召德,所以持名的人以名召德,就召來了彼佛阿彌陀的無量功德,持名的妙用就在這裏。念這一句佛號,阿彌陀佛能成為佛,而出現這句佛號,是萬德的一個果實,是萬德之所莊嚴。由於是萬德成了這個名號,所以這個名號之中就包括了萬德。‘老實念佛就是植眾德本’!當你念這句名號的時候,這個名號就在你心裏頭,也就是用***阿彌陀佛***這句佛號的萬德莊嚴了你自己的心。也就因此而全攝了佛的功德成自功德。大家注意:阿彌陀佛所有的功德,在當你至心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就把阿彌陀佛的所有功德攝即成你自己的功德,即你的凡心成佛心。這也就是密宗的道理。所謂“密宗”就是把凡夫的***三業***(身、口、意造業叫做三業),使之頓然同於佛的“三密”。念佛就是這個方法,使你的口業同於佛的“意密”。你“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就莊嚴了你的“意密”,你的“意業”同於佛的“意密”,這就是密宗的道理——即你的凡心成為佛心。我們自己的佛性和阿彌陀佛、釋加牟尼佛是平等的!我們念佛就是把佛的功德攝成為自己的功德。『以念佛心,入佛知見』。佛知見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你問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一部《無量壽經》就是“南無阿彌陀佛”的注解。所以,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念一部完整的《無量壽經》。八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無量壽經》的注解。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我們今天稱作《大藏經》,就是《華嚴經》的注解。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全部的《大藏經》。不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一法不漏,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在十方世界教化一切眾生所說一切法,也離不開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幾個人知道這句佛號有這麽大的功德,有這麽深廣的義理。

南無阿彌陀佛的通俗語解釋是:向阿彌陀佛致敬(向如來佛致敬)!

然而,南無阿彌陀佛除了狹義的解釋之外,在廣義上是指:向一切有覺悟的人致敬。

“南無阿彌陀佛”的來曆

塵世間有很多人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卻不知***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甚至有些老人虔誠地念了幾十年***南無阿彌陀佛***,竟然也不知***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

口念***南無阿彌陀佛***而不知***南無阿彌陀佛***表示什麼,可稱得上迷信;而那些自己不懂***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就說別人念***南無阿彌陀佛***是迷信的人,同樣也是迷信。其本質是相同的--盲目相信。

***佛***是指覺悟者。有覺悟的人就是佛。你有了覺悟,你就是佛。因此,佛不在天上,佛在人間,佛在心中;佛不是迷信者的化身,而是覺悟者的稱號。

阿彌陀佛是一個***有無量功德的覺悟者***的名字,就像我們有自己的名字一樣,是一個符號,一個為了區別於他人而起的代號、代碼。

阿彌陀佛,又簡稱***阿彌陀***或***阿彌***,均指有無量功德的覺悟者--***如來***,也即***釋迦牟尼***。因而,阿彌陀佛又稱阿彌陀如來。

如同人有別稱一樣,阿彌陀佛共有十三個稱號,其中有十二種與***光***方麵有關,一種與壽命方麵有關,前者總稱***無量光佛***,後者稱***無量壽佛***。

【淨土五經】

淨土的第一經、根本經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的內容是說明西方極樂世界的緣起。世界怎麼來的,說明它的緣起、說明西方極樂世界的意思、說明西方極樂世界的概況,使我們對於西方極樂世界,各個都有相當的了解,等於說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概論,所以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經典,也是解說西方極樂世界最完備的一部書。而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非常非常重要,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在因地行菩薩道,建造西方極樂世界的構想、藍圖。四十八願不是一次發的,是在五劫修行當中累積起來的大願,諸位讀《無量壽經》就能了解。

西方極樂世界建成之後,這四十八願等於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憲法。古今人對西方極樂世界的介紹,或者是論述、講解,凡是與四十八願有抵觸的,我們一概不取,依法不依人,四十八願是根本法,西方極樂世界的憲法,凡是與他的根本法相抵觸的,一律無效,我們不必采取它;凡是與四十八願相應的,我們采取,我們可以相信得過。所以我們對西方淨土的信心,可以說就是以四十八願作依據,決定不會錯,不致於迷失了方向。

《彌陀經》是勸我們修行的,像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中,提出信、願、行三大綱領。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都是用信願行,勸我們相信,勸我們發願往生,勸我們執持名號。是勸我們修行的一部經典,真是苦口婆心。而要解,我們印光大師讚歎說,就是古佛再來,重新給《阿彌陀經》作個批注,也不能超過這個要解,讚歎到無以複加。所以我們今天把《彌陀經要解》看成跟經一樣的重要,絕不為過。

第三《觀無量壽佛經》是講西方淨土理論的依據,很重要。講修行的方法,講西方極樂世界九品的因果,上品上生要怎麼個修法,上品中生怎麼個修法,九品因果。我們對這三經若不是完全了解,對西方極樂世界的認識就不完備,必須要三經合起來研究。

古大德對《無量壽經》的稱讚,稱為中本華嚴,把《無量壽經》的地位提得跟《華嚴經》一樣高,中本華嚴。大本華嚴是什麼?大本就是我們現在念的《華嚴經》,八十卷《華嚴經》。《無量壽經》稱為中本華嚴,小本是《阿彌陀經》,《阿彌陀經》是小本華嚴。所以《華嚴經》到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特別是《無量壽經》一開端,就說明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一些菩薩們,幾乎每一個人都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遵是遵守,修學普賢大士之德。普賢大士之德是什麼呢?就是十大願王,因此我們念佛發願求生西方淨土的人,對於十大願王要重視,要努力的來修學,從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到普皆回向,一定要修,這是什麼?這是上品。上品上生的統統都修十大願王,所以這部經加在淨土三經後麵,成為四經,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