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1 / 1)

15 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循序漸進,逐步積累

【佛語】

昔有國王,產生一女,喚醫語言:“為我與藥,立使長大。”

醫師答言:“我與良藥,能使即大。但今卒①無,方須求索。比②得藥頃③,王要莫看。待與藥已,然後示王。”

於是即便遠方取藥。經十二年,得藥來還。與女令服,將示於王。王見歡喜,即自念言:“實是良醫,與我女藥,能令卒長。”便敕④左右,賜以珍寶。

時諸人等笑王無智,不曉籌量⑤生來年月,見其長大,謂是藥力。

【譯文】

從前有個國王,生了一個女兒。一天,國王把醫生叫過來對他說:“你替我給她開些藥,讓她立即長大。”

醫生答道:“我給她一種很好的藥,能使她立即長大。但現在正趕上都用完了,我剛要去取。可是取藥所花時間會很長,國王在此期間不能再看女兒,隻有等把藥取回來給她吃了,才可以讓國王看。”

於是醫生便到遠方取藥。總共經曆了12年,終於取藥回來了。醫生把藥給國王的女兒叫她服下,之後讓國王來見自己的女兒。國王見女兒已出落成這般模樣,心中歡喜,隨即自言道:“確實是好醫生,給我女兒吃藥,能使她立即長大。”便吩咐身邊的大臣,賞給他珍珠寶貝。

當時很多人,都笑話國王不長腦子,不知道計算一下女兒已經出生了多少年月,見她長大,竟說是藥力的作用。

【禪心】

很多人都被虛幻的假象所迷惑,從而看不到事物的本質所在,甚至寧願相信外物的作用也不願意去相信自己。

國王隻是簡單相信醫生所給藥物的作用,竟然忘記了最基本的時間問題。時間是改變一切的良方,國王隻是看到了自己女兒的長大,卻並沒有發現自己的衰老。12年未見,便已經是恍若隔世了,更何況女兒在一天天成長呢。國王的錯誤在於把兩個毫不相關的時間點用藥物的作用串聯在一起,而中間本應有的聯係卻反而被他忽略不計。這是國王自我判斷力的丟失,醫生隻是鑽了國王思維上的空子而已,所謂的良藥僅僅隻是時間罷了。

某一個寺院裏,負責夥食的師兄弟二人每天要輪換著去不遠處的山溪挑水。而在去溪水的小路上旁邊長滿了野菊花。秋天到了,野菊花綻開了金黃的小花,清香四溢、沁人心脾。

有一天,師兄挑水回來對師弟說:“那些野菊花真美啊!”

“是的。”師弟說,“我每次去都捎回一小把,待晾幹了,裝個清心安神的菊花枕。”

師兄聽後感慨地說:“挑水就夠累的了,再麻煩那些事幹什麼,咱又不是沒有枕頭。”

“反正不用專門掐,挑水回來的路上,順手掐幾朵就行了。”師弟笑著回答道。

轉眼秋天過去了,有一天晚上,師兄弟二人忙完了一天的活計雙雙回到了臥房。二人剛上床休息,師兄就聞到了一種淡淡的清香,於是就問師弟是什麼氣味。師弟說,他的菊花枕裝好了,枕著挺愜意的。師兄非常羨慕地說:“沒想到,你一小把一小把還真掐成了個大枕頭,明年我也跟你學,每次捎回一把野菊花……”

師兄是聰明的,同時他也是幸運的。因為他看到了小師弟的日積月累並且看到了師弟的最後成果,這無疑對他來說是一個打擊,但同時也是一種鼓勵,所以他才會在第二年去效仿師弟的行為。人不可能一口把自己吃成個胖子,事物發展都有循序漸進的過程,隻不過這個過程很多人都察覺不到。其實,你看不到的並不等於就不存在,就像種子播下後發芽、生長、開花和結果的過程一樣,事物每天都在不斷地變化發展著,過於去關注最後的結果便會忘記了艱辛的過程,才會有一步登天的妄想。

人和人之間本質上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成功也並不是簡單地由機遇和命運所決定,隻要你在日常生活中比別人多用一份心,日積月累,便會獲得生活質量和心靈上的提高。不要把它看得太過於沉重和漫長,其實你需要做的僅僅是每天多一份自信、多一個笑臉、多一次力所能及的幫助,那麼你已經在向著更美好的自我邁進了。

生活中,改變隨時都在,隻要你勇敢地堅持下去,一定會看到春花般的爛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