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有明確、具體的目標。目標好比是燈塔,指引著遠航的方向,沒有目標而獲得成功,隻是一種僥幸。目標不能太模糊,比如說你想要掙錢,倘若你隻是以此為目標,就很難得到你自己想要的,因為這個目標並不能夠激發你掙錢的激情與動力。所以說,製定的目標一定要適合自己,若不適合自己,就會白費力氣,無任何收獲。
第二,要有堅忍不拔的毅力。成功的道路上一定是充滿挫折的,若沒有堅韌的毅力,遲早會被挫折打垮,從而放棄自己的目標。譬如:國家司法考試被認為是“天下第一考”,確實非常難考,但每年依然會有人考過。很多人都說:“司法考試是考驗人毅力的戰場。”其實不止是司法考試,可以說,任何一項成功都是在考驗人的毅力。假如馬雲沒有毅力,就不會有阿裏巴巴;假如馬化騰沒有毅力,也就不會有後來的QQ。越是在自己認為實在支撐不住,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越要堅持下去,絕不能放棄自己的夢想。
第三,要有定力。相信大家都知道猴子掰玉米的故事,故事中的那隻猴子最終是一無所獲的。現實生活中,類似那隻猴子的人有很多,他們在人間走過,卻沒有留下任何痕跡。浮躁的世風使很多人都變得見異思遷,今天看這能賺錢,明天又看那能賺錢,結果哪個都沒賺到。聯想集團的創始人柳傳誌曾說:“填一把土,用腳踩實後,再填一把土。”正是如此,才使他創造出如今享有世界聲譽的品牌。所以,當你製定好目標後,一定要有定力,要沉下心,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地向前走,隻有這樣,才有可能會獲取成功。
第四,要學會控製風險。在很多人看來,那些膽大的人才能賺錢,也就是說,收益與風險是成正比的,古往今來,但凡那些成功者,都是敢於冒險的。成功者並不是對風險熟視無睹,抱著賭徒的心態去做生意,與之相反,他們是非常小心的,做任何事情之前,他們都會考慮一切風險,並做好應對風險的措施,因而在遇到風險時,他們總是能夠迅速脫身。眾所周知的香港著名企業家、華商首富李嘉誠,曾道出自己很少失敗的原因,就是事前做好準備,為以後的成功做好準備。
此外,成功的人大多都是書蟲,尤其是他們渴望學習知識和探索他人的欲求,是普通人所無法比擬的。有著“全球第一CEO”之稱的通用電器前任總裁傑克?韋爾奇、世界電影奇才史蒂芬?斯皮爾伯格、惠普前任CEO卡利?菲奧莉娜、三星集團會長李秉喆、微軟前任總裁比爾?蓋茨,以及有“股神”之稱的沃倫?巴菲特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一知名人士曾說:“投資靠的是經驗,如果沒有經驗,你就應該向那些有經驗的人學習。”確實如此,若要在投資中取得成功,你就應當學習成功投資人士的知識和智慧。為此,就絕對不能對時間和金錢有絲毫的吝惜之情。股神沃倫?巴菲特就曾下定決心:不把本傑明?格雷厄姆的書讀上12遍,就絕不開始投資。
中國有句古話:“書中自有黃金屋”,但這並不意味著書看得多就能夠賺大錢。很多時候,若要完全吸收書中的信息,就要花費許多的時間和精力。你買100本書,花掉100萬美元,說不定不久以後,這100萬美元就能給你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收入。
被譽為“全球投資之父”的約翰?鄧普頓說:“那些為成功而做準備的人,都是圖書館的常客。成功的秘訣都是從他人身上學來的,在你開展一門事業時,書變得尤其重要。”
很多成功者讀書的方法都是速戰速決。尚賢哲是韓國具有代表性的銀行PB客戶經理,他曾這樣說:“舉例來說,若想要吸收一些有關炒股的知識,你就要一口氣在一個月內讀完四五本書。假如你一年才讀四五本書,就很難領悟到其中的精華內容。另外,因為投資市場每時每刻都在變化,也會很難掌握投資的相關趨勢。因此,在讀書的時候,你要常常帶著‘為什麼去讀書’、‘不能讀死書’的心態,帶著警戒和質疑去讀書。”
每個人都可能會成功,關鍵是能否為成功做好準備。
吃透巴菲特
一個宏偉目標的實現,必須要時刻為此做好準備,並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行進,必須要經過漫長艱辛的攀登跋涉才能實現。隻要你堅信自己是強者,就有可能會成為真正的強者。如果你渴望獲得成功,不妨就從現在開始,時刻為成功做好各種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