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投資哲學,看巴菲特玩轉投資業 短期經常無效但長期趨於有效(1 / 1)

第十四章 投資哲學,看巴菲特玩轉投資業 短期經常無效但長期趨於有效

學過政治經濟學的人都應該知道這樣一句話:商品的價格總是圍繞著商品價值上下波動。股票市場上也是如此,價格經常都會有偏離價值的時候。

市場的波動心態對於投資是否能夠成功來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股票市場上能否成功,不能單以一兩天的價格變動來衡量,甚至不能用一兩年的價格變動來衡量。因為,即便是一家很優秀的企業,市場也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忽視其價值的存在,這也就意味著市場在短期內,價格的瘋狂波動或許會給投資者帶來很大的風險,但從長期的趨勢來看,其價格也會逐漸趨於穩定,這就會使投資者能夠真正對其價值做出反應,從而給他們帶來購買機會。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兩名信奉有效市場理論的經濟學教授,當他們一同在芝加哥大學的校園中散步時,突然看到前方有一張10美元的鈔票,其中一位教授正準備去撿,另一名則攔住他說:“別費勁了,如果它真的是一張10美元鈔票,早就會有人撿走了,怎麼可能還在那裏啊?”就在兩人準備爭論時,一個乞丐衝過來,迅速撿起鈔票,直接向麥當勞奔去。

這則小故事告訴我們,市場並不總是有效的,它經常也是無效的,所以,在股票市場,就應低價撿走那些別人隻敢看而不敢買的明星企業股票。也就是說,如果做投資的話,隻需學會兩門課程就足夠了,一是如何評估企業的內在價值;二是如何思考市場價格。

其實,每個人都充滿了貪婪、恐懼和愚蠢的念頭,這些也都是可以預測的,但這些念頭所導致的結果往往卻是不可預測的。在投資過程中,投資者經常都會犯一些不合常理的非理性錯誤。

由於所有的投資者都是站在同一個市場上,因此,投資者戰勝市場的前提就是要保持理性,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要真正將與市場的博弈看作是與自己之間的博弈。實際上,投資者最大的敵人並不是股票市場,而是自己,即便你在數學、財務、經濟、會計等方麵都有著非常高超的能力,但若沒有掌握好自己的情緒,依然很難在投資中受益。

巴菲特曾說:“戰勝市場的秘訣就是: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隻有在大多人都恐懼的時候才有可能會出現低估值的股票或是偏離價值較大的股票。巴菲特還說:“一個投資者必須要將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與在市場上肆虐的情緒隔絕開來,這樣,才有可能會獲得成功。”所以,我們要做到獨立思考,理性判斷,絕對不能有從眾心理,與之相反,則要有反向心理。另外,也不能輕易進場,若是進場,就不要輕易離場。我們應忽略短期的波動,更加專注於企業本身的長期增長。

吃透巴菲特

投資必須是理性的,倘若不能很好地理解它,就不要對其進行投資。通常而言,證劵市場往往都存在著一定的價值規律,短期經常都是無效的,長期則趨於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