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質03你可有堅忍不拔的意誌力
在美國有這麼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20世紀初,在亞利桑那州有位男子,找尋一座位於茲默斯頓小鎮附近的豐富銀礦礦脈。他努力尋找了幾年。有一次,在一座小山的側向掘出了大約200米的坑道。但是,這座掘出坑道的銀礦卻已被挖掘一空了,不得已他隻好放棄了計劃,過了不久,這名男子也去世了。
此後過了十年,某礦山公司買下茲默斯頓地區的幾處礦區。這家礦山公司重新挖掘了當年被放棄的礦脈,就在距離廢棄的坑道1米左右的地點,發現了從來未有的豐富銀礦脈。相距隻不過一米,卻相當於幾百萬的美金。
在這個故事中,成功和失敗之間,表麵看來,其距離之差隻有一米,猶如薄紙一隔。而現實裏,這成功和失敗之間,在其他一些條件都具備的情況下,往往還相隔著堅忍不拔的意誌力。
一個人在生活中沒有失敗挫折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創業者尤其如此。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無一不經苦難的洗禮。孟子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大量成功者的故事告訴我們,在這種情況下,“隻有堅忍不拔,堅持不懈,才有可能成功。”成功的創業者無一不把這句話作為座右銘。堅忍不拔,是成功創業者的共同特征。
在你為即將開始的創業作準備時,審視客觀的外在條件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忘了在踏出第一步前,仔細評估自我的堅忍、耐心與持續力和程度。畢竟創業所須承擔的風險與壓力非同小可,有可能遭遇大大小小的挫折,如果沒有堅忍不拔的意誌力,沒有沉穩的耐心,極可能徒勞無功,嚐到失敗的苦果。
一般創業者囿於自身條件所限,在創業之初總會遇到或多或少的磨難與波折。如果沒有堅忍不拔的意誌力,隻怕是創業之初,一遇到較大的磨難,心中的退堂鼓聲便已敲得咚咚響了。在對待挫折磨難上,日本繩索大王島村芳雄是所有開始創業者的榜樣。
島村芳雄,當年在東京一家包裝材料店當店員時,還要養活母親和三個弟妹,因此他時常囊空如洗。有一天,他在街上漫無目的地散步時,看到無論是小姐,還是婦人,在拎著自己的皮包之外,都還提著一個紙袋——這是買東西時商店送給她們裝東西用的。他自言自語:“嗯!這樣提紙袋的人最近越來越多了。”這樣一想,整個的心就被紙袋和繩索占住了。
兩天後,他到一家跟商店有來往的紙袋工廠參觀。果然,正如他所料,工廠忙得不可開交。參觀之後,他怦然心動,想到將來紙袋一定會風行全國,做紙袋繩索的生意錯不了的,遂毅然決定無論如何非大幹一番不可。島村雖然雄心勃勃,但身無分文,無從下手。他知難而上,決心緊緊地抓住這個機會。以後幾天,資金問題一直困擾著他,最後他決定到各銀行試一試。一到銀行,他就對紙袋的使用前景、紙袋繩索製作上的技巧、他獨創的原價推銷法以及事業上的展望等,詳細地解說一番。每一次他都說得口幹舌燥,但每一家銀行負責人聽了他的打算之後,都冷淡地不願理睬他,甚至有的銀行以對待瘋子的態度來對待他。最後他決定把三井銀行作為目標,連續不斷地前去展開波浪狀攻擊。
然而他瘋狂般的熱心,在三井銀行也沒有得到同情。起初銀行職員們也就是態度冷淡,不願聽他說的話,過了幾天,大家對他的蔑視的態度就逐漸表麵化,終於耐不住厭煩地大發脾氣,一看到他就怒目而視。有時他一來,大家就發出一陣哄笑來取笑他,有時幹脆把他趕了出去。
島村芳雄不達目的絕不罷休,前後3個月,經受了68次的拒絕,他終是不放棄,也不死心,真是苦心人,天不負,到了第69次時,對方竟被他那煞費苦心,百折不撓的意誌力所感動,便答應貸給他100萬日元。當朋友和熟人知道他獲得銀行貸款100萬日元後,也都願意借錢給他。島村芳雄很快就籌集了200萬日元的創業資金。於是他辭去了店員的工作,設立凡芳商會,開始繩索販賣業務。他深信,雖然他的條件比別人差,但用自己獨創的“原價銷售法”幹下去,一定能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界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