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質04你是否熱愛自己的事業(1 / 2)

特質04你是否熱愛自己的事業

人生要為自己定好坐標,這樣才不會迷失方向。當然人生坐標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個人和時代的發展進行調整,但不管怎麼調整,人生坐標的確定有兩個基本點,一個是根據個人特長和愛好確定人生目標,再就是把個人發展和追求與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需求緊密結合,以實現人生的價值目標。

許多創業者都選擇自己熱愛的事業創業,並對自己進行的事業充滿熱忱。創業的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擁有海闊天空的選擇自由,即創業者可以選擇自己所熱愛的事業的自由,盡管創業過程中注定會遇到不少困難和挫折,創業者還是義無反顧地追求自己熱愛的事業,因為,創業者能夠從中發現自己的價值,找到自己的目標。

創業者最好選擇能為你帶來成就感和目標感的事業。世界上有很多不幸是由於工作事業中的不順心釀成的。而工作事業上的不順心情緒往往波及個人生活,影響家庭和睦。這就是為什麼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行業的原因,而且這也使你對自己、對事業都充滿信心。所以說,創業者一旦選錯行業,不僅浪費時間和財力,而且浪費生命。

所以,在決定進入哪一個行業時,創業者很有必要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在這個世界上我能做什麼事情,我又真正想做什麼事情?

對自己的事業充滿熱忱也是促使創業者采取行動的重要動力。一個創新的過程,絕對不是一個一帆風順的過程。如果沒有足夠的熱愛和激情,創業者將是很難堅持下去的。成功的創業者,在他們的事業中大多熱愛自己的事業,並且全身心地投入。世界首富比爾?蓋茨龐大的微軟帝國,就是建立在“熱愛”的基礎之上。

比爾?蓋茨仿佛天生就喜歡電腦。當他第一次開始接觸電腦,立即就被電腦所展現出的奧妙及其巨大的前景所吸引。他的大腦細胞與電腦裏的線路幾乎是相通的。電腦運作給他帶來的喜悅,變成了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一日沒摸鍵盤,一日就覺得不舒服。13歲時,他就開始自修電腦程序設計;14歲那年,擔任了校內一個與電腦有關的組織的主席,其電腦天才已贏得了師生的公認。

比爾?蓋茨也許不是學校裏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但他在計算機方麵的狂熱卻無人可以匹敵。後來,他在狂迷電腦的過程中結識的一個說話“細聲柔氣”的戰友保羅?愛倫,並於16歲那年,和愛倫一起成立了交通數據公司,利用英特爾8008芯片,設計城市交通監測係統。第二年,17歲的蓋茨向學校售出他的第一個程序,賺了4200美元。

那時許多個夜晚,蓋茨就在電腦房度過。他知道自己對電腦的激情。他可以不出門,一連幾個星期地擺弄電腦,即使在蒙著電熱毯睡覺時,夢見的也都是電腦,甚至說夢話也是一些電腦操作的術語。有一次,他們為阿爾塔8800設計BASIC語言,比爾?蓋茨沒有去上課,也沒有工夫去玩牌。他和愛倫夜以繼日地待在電腦旁,為阿爾塔8800編程,他們廢寢忘食地編了兩個月。他們一天工作20個小時,有時還要長些,一直工作了8個多星期,終於取得了成功。他們為世界上最早的微型計算機8800配備上了BASIC語言,從而開辟了PC軟件業的新紀元,改變了整個工業結構。

還是在校中學生,又沒有丁點生存的壓力,若不是熱愛電腦至於狂熱,比爾?蓋茨是不會如此自覺主動投入到深奧的電腦編程中去,長時間不上課,玩牌,也極少睡覺。也許,如果換作他人,早就半途而廢,或者陷於其中不能自拔而被淹沒了。當今世界,又會有誰知道曾有這麼一個人呢?

就此而言,所謂的成功者,就是找到了自己熱愛的事業,找對了自己的路。對於創業者來說,走自己的路更加重要。自己熱愛的事業,幹起來肯定更有幹勁。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的工作沒有意義、不值得去做,往往會保持冷嘲熱諷,敷衍了事的態度。這不僅使得成功的幾率很小,而且就算成功,他也不會覺得有多大的成就感。這也就是“不值得定律”所述: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因此,對創業者來說,就應該為自己最喜歡、熱愛的事業奮鬥。“選擇你所熱愛的,熱愛你所選擇的。”

1999年,李彥宏在美國拋棄唾手可得的博士帽,回到北京,創建百度,用三年時間將百度做成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公司。當他開始艱苦創業的時候,美國IT界最火的是電子商務。多少人拚了老命想要擠上這輛被看好的網絡列車,甚至不惜拋掉自己熟悉的行業。

李彥宏沒有跟隨大流進入電子商務領域,而是悄悄走到了尚少有人問津的網絡搜索領域。因為他看到了搜索對網絡世界可能產生的巨大影響,而且,就像他自己說的,“我選擇放棄博士學位來進行創業,並不是為了錢,而是真的出於對這個行業的熱愛。同時,我也並非完全不考慮錢的因素,但我始終堅信:在今天的社會中,隻要你給了社會好的產品,社會一定會給你更多的回報。”對青年創業者們,李彥宏忠告,先確保你對這個事業的熱愛和激情,然後再創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