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還要盡可能地向成功人士學習請教。多讀一些關於成功人物的文章,或把你的目標和行動計劃給那些已經在這方麵獲得成功的人看看,並請他們給你提提建議。那些成功的人士之所以成功,一定有道理,一定有方法,也一定有原因。要研究成功者為什麼成功?如何成功?他有什麼想法跟別人不一樣、他有什麼偉大的目標、他到底如何做計劃、他成功的策略又是什麼?等等。成功學專家陳安之經研究得出:成功是一種客觀現象,有規律可循,有方法可依。找到已經獲得成功結果的實例,分析成功的過程、機製,總結出這一實例的方法,那麼這個方法就有普遍意義,隻要重複這個方法,就必然有特定的成功結果出現。這就是複製成功。成功一定有方法。成功學的核心原理就是複製成功。的確,成功是可以複製的,他人的成功是可以複製到自己的身上的。既如此,放著現成的經驗為何不去學習借鑒呢?為什麼不去複製呢?
《科學投資》的《中國創業者十大素質》一文中提到的做奧普浴霸的方傑“偷師”一事就是最佳例子。早在澳大利亞留學的時候,方傑就有意識地到澳大利亞最大的燈具公司“LIGHTUP”公司打工。他知道自己的缺陷:不懂商業談判,而他當時的老板正好是一個談判的高手,所以,每當有機會與老板一起進行商業談判的時候,他總是在口袋裏偷偷揣上一個微型錄音機。他將老板與對方的談判內容全部錄了下來,然後再回家偷偷地一句句揣摩。看對方是怎樣提問,老板又是怎樣回答的,老板又是怎樣分析問題的,換了自己又會如何。
方傑就是這樣學習,幾年以後也成了一個商業談判的高手。最後老板退休了,把位子讓給了他。到了1996年,方傑差不多已經成了澳洲身價第一的職業經理人。如此時機成熟之後,他便毅然回國創業,做起了奧普浴霸來。
成功的創業者不僅能不斷地學習,還善於在學習中,結合現實不斷地進行自我反省。常言說“失敗為成功之母”,而台灣的企業家王永慶說:“檢討才是成功之母”。失敗而不檢討,又怎麼會是成功之母呢?王永慶每天中午的時候都跟主管吃午餐,在會議桌上邊吃飯邊檢討,他問每一個主管目標到底有沒有達成?為什麼部門業績無法提升?該采取什麼行動才能達到預期的結果?直到每一個人都想到解決的辦法之後才能散會。
自己主動作檢討也就是自我反省。假如一個人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誤,他就不知道自己天天在犯錯誤,那麼一個月一年下來他是不會實現目標的,所以每一個人都要定期自我反省。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對創業者來說,問題不是一日三省吾身、四省吾身,而是應該時時刻刻警醒、反省自己,惟有如此,才能時刻保持清醒。
創業既然是一個不斷摸索的過程,創業者就難免在此過程中不斷地犯錯誤。反省,正是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的前提。作為一個創業者,要時時探究自己的內心思想,看看自己是否存在一些思維定勢。因為有時候並不是沒有機會的存在,而是由於創業者存在思維定勢,對一些寶貴的商機視而不見,從而錯過了許多時機。創業者每當覺得事情沒有轉機的時候,就要從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考慮,有意識地跳出自己的思維模式,就會收到豁然開朗的感覺。
成功的創業者絕不是不犯錯誤。他們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他們有著超乎凡人的反省精神:他們能夠通過深刻的反省,反省自己有哪些不足之處?到底做錯了什麼?有哪些錯誤是自己不能再犯了?從而總結教訓,懲前毖後,改弦易轍,邁上通往創業成功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