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波列夫”SB 轟炸機群起飛
當時所有的人都非常警惕地注視著周圍的動靜。但幸運的是,鬆山機場上空沒有任何敵機,更沒有防空炮火,地麵上也沒有異常情況。隻見成排的日本戰機都非常整齊地排列在跑道的一側,而另一側則是巨大的油庫、機房。當時狂妄的日軍竟然沒有進行任何的戰術偽裝,這讓蘇聯的飛虎隊員簡直不敢相信。
長途奔襲創紀錄戰果輝煌奏凱歌
就這樣,第一批炸彈非常精準地落入到了機場中央,爆炸聲撼動了整個基地。當時有幾架日本的戰鬥機妄圖掙紮著滑跑起飛,但是卻被四濺的飛機碎片打個正著。接著,油庫也發生了爆炸,火柱衝天而起,機場四周到處都籠罩在黑煙與火光之中。
轟炸機群在投彈了280枚後就從容返航了,無一受到損傷。在這一次轟炸中,蘇聯“飛虎隊”總共炸毀日軍飛機40多架,受到破壞的戰機更是不計其數。
之後,日本駐台灣的總督立即被召回國,而鬆山基地的指揮官也都自殺了斷。
就在7個小時之後,轟炸機群陸續返回到了漢口機場。這個時間天色已暗。沒過多久,附近的老百姓就知道了蘇聯“飛虎隊”遠程去轟炸台北鬆山機場,而且還獲得了輝煌戰果的消息。
結果慶祝的人群擠滿了街道。第二天,宋美齡和國民黨空軍司令就舉行了隆重的慶功宴。宴席的高潮是是在結尾的時候擺上了一個碩大的蛋糕,上麵醒目地塗著兩行紅字:“向工農紅軍誌願飛行員致敬!”
因為對於蘇聯援華的飛行員來說,真正讓他們感到光榮的是2月22日正好是紅軍建軍20周年的紀念日,這一天他們也才剛剛創造了一個遠程轟炸的世界紀錄,向世界人民展示了蘇聯“飛虎隊”的神威與勇猛。
◇知識拓展◇
台北鬆山機場
是台灣交通部門民用航空局台北國際航空站與台灣“國防部”空軍鬆山基地共享的中型機場,位於台北市鬆山區敦化北路末端,由民權東路與民族東路與市區相隔。由於位於台北市鬆山區,台北鬆山機場又通稱為鬆山機場或台北機場。由於夏季暴風雨或是台風的影響,鬆山機場在夏季的午後很容易形成空氣對流,較低的雲層常影響飛行。
最早興建於日據時期時為軍方專用機場,二次大戰結束、中央政府接收台灣後改為軍民共享,也曾開設“台北-上海”航班。在1949年國民黨政府撤守到台灣後,鬆山機場也逐漸擴建,以應付逐漸成長的島內和島外航班。鬆山機場雖然曆經多次擴建和改善工程,但都因為腹地過小而成效不彰,於是台灣在1970年代進行的十大建設裏包含在台北市郊區的桃園縣興建一座新的國際機場,為後來的中正國際機場。在1979年中正國際機場開放後,鬆山機場也改為島內航班專用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