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技能是孩子幸福生活的根本 4.4培養孩子的創造力(2 / 2)

正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愛迪生在火車上闖禍的事,早已傳遍了家鄉,有人甚至添油加醋地說,愛迪生把人家整列火車都快燒光了,被人家給攆走了。隻有母親了解兒子,她不相信那些流言蜚語。愛迪生在回家的路上,遭受到不少熟人的冷眼,小夥子心上像壓著一塊石頭抬不起頭來。

但當愛迪生快到家門口的時候,忽然看見母親正在門前等著他,母親告訴他說:“孩子,堅強一點,不要被人家打趴下了。”愛迪生心中原本是委屈和痛苦,現在頓時煙消雲散。他感覺自己的身上又有了無窮的力量。

母親重新為愛迪生開辟了實驗場所。為了防止意外,新實驗室設在自家閣樓頂上,地窖裏隻堆放器材和雜物。這樣萬一再發生爆炸,最多隻會把房頂炸掉,不會使住人的底樓受到影響。就這樣,他們家的小閣樓成了愛迪生的實驗室。愛迪生的一生幾乎都是在實驗中度過的。

正是在母親的關心和支持下,愛迪生憑著對科學技術的熱愛和癡迷,堅持不懈地探索和實驗,一生獲得1200多項專利,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愛迪生母親的做法告訴我們,要多鼓勵孩子大膽地動手,嚐試將自己的想法變為現實,讓孩子實實在在地確認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讓孩子自己去嚐試,無論成功與失敗,都是孩子自己的財富。無論我們多麼努力地直接告訴孩子“實踐出真知”的道理,也不及孩子通過自己的體驗所獲得的感觸深刻。親自動手,檢驗自己的想法,是取得成績、拓展視野的重要途徑。隻有去“做”,才有可能成功,否則隻能永遠停留在初始階段。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中國人的“人才觀念”發生了變化。過去那種單憑學曆堆砌,隻會紙上談兵而缺乏實際能力的所謂“人才”,是無法適應現代信息以及未來智能社會的發展需要。在現代教育體製中日益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升學考試中也加入了綜合能力的考核項目。人才創造力培養的最佳時機是中小學生時代,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僅學習豐富的文化知識,而且通過科學的訓練掌握一種創造性思維的思維方法,使孩子從小就勇於創新、樂於創新、善於創新。那麼家長如何培養自己的孩子有創造性能力呢?

1.要教育孩子學會動手。如今,許多家長包攬孩子能做的事,不給孩子創造獨立解決問題的環境,剝奪他們自我發展的機會。沒有獨立做事的習慣,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談何創造性的培養?因此,家長要由替孩子做事,變為指導孩子自己做事;指導孩子獨立地跨越障礙,獨立地思考問題;甚至吃點苦頭,使孩子從中進行自我調整、自我完善,逐步具備獨立地解決困難、處理問題的能力。

2.要教育孩子學會讀書。家長不能隻滿足孩子學會,而更要教孩子會學,雖然兩者僅僅隻是詞序的不同,但它卻反映出兩種不同的素質。楊振寧博士在談到自己成功的秘訣時說:“我到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學到一種與中國完全不同的學習方法。老師要你注意的不是最高原則,而是一些新的現象,抓住這些現象進行探索、研究、歸納、總結。”我們不是要削弱基礎知識的學習,而是希望孩子能掌握不斷自我學習、自我完善的工具。

3.要教育孩子學會思考。讓孩子對問題要有自己的認識和看法,對現存的事物有懷疑的精神。獨立性強、自信心強、敢於冒風險、具有好奇心、有很強的表達欲、想象幻想豐富、敏感性、藝術上的審美觀和幽默感等。

4.家庭氛圍熏陶。孩子的創造個性的培養與家庭環境和氛圍有密切關係。隻有保持家庭成員之間的和睦相處,平等生活,遇事互相探討,共同商量,有理為正,有理為真。孩子在平等的氣氛中長大,沒有拘束和壓力,才能有開放的思維,愉悅的心境,和不時閃爍出創造的思維之光。 家庭不僅是開發孩子創造力之源,而且在開發孩子創造力中有著特殊作用。人世間父母對子女最親密的愛,子女對父母由衷的特殊情感進而轉化為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權威性的教育力量。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專著、我國的《學記》中有句話,叫做“親其師,信其道”,這就是教育中要重視情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