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分享,讓愛的陽光驅散陰霾 家是港灣不是墳墓
憂鬱的人很善於營造自己的內心世界,然後在這個世界裏,讓自己的意願帶著自己向無盡的黑暗不斷地滑去。因為,憂鬱的人往往是自我封閉的,他們不願意和人接觸,喜歡自我憐憫無謂的孤獨、寂寞、哀傷。他們自以為自己和這個世界完全隔絕,明明有朋友也不願去聯係,明明有家人也覺得好像大家都不喜歡他,明明有愛情卻把自己想象成被拋棄的人。封閉使人感到憂鬱,而憂鬱會使人越加封閉,如此惡性循環,憂鬱感會越來越強。
憂鬱的人常常會有這樣悲觀的想法:雖然我有朋友,可是朋友終有一天會離我而去;雖然我有愛人,可是誰也無法保證愛人會與我白頭偕老,這種悲觀的認識在憂鬱者心中頑固得無法改變。即使這些都會變成現實,但至少你還有家人是永遠的。當你感到自己孤獨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和家人一起呢?那種親情的溫暖完全可以滌蕩莫名的憂鬱。和家人一起晚餐,就是克服孤獨感的有效方式。
曾經讀到過一篇文章,叫《家庭晚餐的驚人力量》。作者瑪麗拉姆?威斯坦因指出:現在的社會中,有很多家庭每天的晚餐不再是固定的了。由於大家都有工作的壓力和應酬,越來越多的家庭不再在同一張飯桌上吃飯了,不是分開吃,就是根本不回家。
家庭晚餐不僅僅是晚餐,它是一種每個參加者都獲益的儀式,她認為:“家庭晚餐很重要,因為它給孩子們可靠的接觸父母的機會。它為每個人的一天提供了精神支柱和靠山。它用非語言的形式強調了家庭的重要性。它提醒孩子家在那兒,他是家庭的一部分。”
在文章的最後,她說:“和家人吃普通的、平常的晚餐與十多歲的孩子吸毒或酗酒這些糟糕狀況低的發生率和感情穩定等好的狀況都有強烈相關關係。它與幼兒園孩子得到充足的學習準備也相關。經常的家庭晚餐幫助患氣喘的孩子免於上醫院的痛苦。它還能防止過度肥胖和飲食不規律。它有助於保持和大家庭、你的家族特點和對家族的忠誠的緊密聯係。它幫助孩子和家庭更有彈性,積極地對付生活中的起伏波動和打擊。當然它有助於保持足夠的營養。我們在餐桌上談論的事情還可能讓我們的孩子感到更有安全感。當然一起吃飯還能教會孩子餐桌禮儀,不管是隨意的還是正式的,讓你接觸人際關係更深層的東西。”
這些觀點基於社會學和心理學的輪廓。當然,家庭晚餐不是治療一切憂鬱的萬靈藥,實際上隻是一種方式。家庭這個機構為其成員提供了穩定感、力量和支持。正如她在結尾時說的:“盡管我寫這本書對晚餐誇誇其談,你可能已經注意到,在晚餐後麵,晚餐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晚餐隻是話題的一個借口。主題實際上是家庭——建立、欣賞和維持紐帶。目標是為你的親人在根本對人類的需要漠不關心的社會上創造和鞏固一個安全的地方。”
每個人都有一個家,或者曾經,或者現在,或者將來。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要知道,自己是家的一份子,即使全世界都不再愛你了,還有家人在愛著你,給你鼓勵和支持。這種愛是割不斷的,即使相隔天涯海角,也一樣能夠感知到彼此的心跳。家,不僅是一座房子,更重要的是愛和親情。有愛和親情的地方就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