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不讓稚嫩的肩膀扛得太多你讓孩子背負了太高的期望
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能力,有本事,將來過上好生活。於是從孩子一出生開始,父母就一廂情願地勾勒孩子的未來,考上什麼大學,成為什麼家……有的父母把自己未能實現的理想,強加在孩子身上,不顧孩子的興趣愛好,強迫孩子學鋼琴、練舞蹈、學外語、練畫畫……
這種過高的期望,讓孩子背負了太大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成天患得患失,也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影響孩子的正常發展。長此以往,孩子會被沉重的期望壓垮,嚴重的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一個女孩的成績在班裏是第六名,這樣的成績已經非常不錯了,可是她卻因為自己的成績時常萌生“死”的念頭。原因是她的媽媽對她的期望特別高,希望她提高成績,成為班裏的第一名。女孩付出了很多努力,就是難以達到這一目標,為此她感到特別對不起媽媽。在這種愧疚心理的作用下,女孩曾經幾次準備跳窗自殺,因為她認為媽媽對她無微不至地照顧和關懷,自己卻不能滿足媽媽的希望,實在是沒臉繼續活下去……
還有一個讀四年級的女孩,是班裏的學習委員,學習特別用功,是老師心目中的“尖子生”。父母對她的要求就是每門功課必須在98分以上,雖然她有時某些科目考了95分,也能保持第一名,但是父母還是不滿意,對她進行嚴厲的批評。在父母的嚴厲管教下,女孩從來不敢怠慢學習,心理壓力很大。漸漸地,她對學習感到力不從心,經常疲憊不堪,對學習產生厭倦心理,學習成績明顯下降。
父母對孩子在學習上提出一定的要求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期望過高,不但不能促進孩子的學習,反而會使孩子在屢次未能達到父母的要求後,產生內疚感和失落感。繼而懷疑自己的能力,對自己喪失信心,甚至把學習當成一件可怕的、痛苦的事情,厭學情緒也會油然而生。有的孩子甚至會覺得反正達不到父母的要求,幹脆不學了,然後就放棄了學習。
其實,父母不必對孩子期望太高,孩子的成長是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隻要孩子身心健康,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其他方麵都盡心盡力,孩子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能夠自主選擇,快樂地充滿自信地生活,父母就應該感到知足。過分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和考試名次是教育孩子的一大誤區,期望孩子成為全才也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胡傑10歲,是家裏的獨生子。父母在他6歲的時候就給他設下了非常高的標準,希望他在各方麵都表現得非常優秀出色。父母除了對胡傑的學習成績有苛刻的要求,在許多業餘愛好上也對胡傑有規定。除了在學校裏正常的學習和活動外,父母還給胡傑安排了許多課餘活動:練體操、拉小提琴、拉二胡以及其他兒童活動。父母曾對他說:“你必須在所有的活動中都成為拔尖高手,因為你是我的孩子。”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地區活動中,胡傑都被認為是十分優秀的孩子,但是他在生活中,卻有一些讓父母感到很無奈的習慣。比如:他十分在意別人對他的評價,略有微詞,他便情緒低落,而且在行為上,他不像其他同齡孩子那樣盡興地說笑和玩鬧,似乎很受壓抑。
如果父母對孩子抱有過多的期望,會給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嚴重的影響。或許有的父母說,我孩子的成績已經很優秀了,我們對他提出高要求是為了使孩子不放鬆學習。殊不知,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孩子的抗壓能力是有限的,父母的高要求很可能演變成負擔和包袱,讓孩子望而卻步。在父母的高要求下,孩子會失去應該享受的天真和無憂無慮的生活,孩子不再是孩子,而成了父母實現自己理想願望的工具。
每個孩子都有他存在的價值,無論他的成績和其他方麵的表現如何,父母都應該反思一下自己對孩子的期望是不是太高了,是不是在刻意將孩子打造成一個學習機器、考試高手。其實,隻要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父母就不必為孩子的未來擔憂。
對孩子抱有期望是好的,但應該拓寬期望麵,不要隻將期望局限於智能與學業。以智能高低、學業成績好壞作為衡量孩子是否有出息的標準是不對的。例如,你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名牌大學的高材生,但是他卻連自己的襪子都不會洗,你為他驕傲得起來嗎?
同時,期望應符合孩子的能力水平與誌向愛好。不切合孩子的期望,違背了孩子的願望,往往會出現事與願違的結果。父母在對孩子有所期望時,不妨先評估一下孩子的智能、興趣、個性特點,看看父母所期望的是不是孩子所感興趣的,孩子的個性與父母所期望的是否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