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記
經常有孩子抱怨說,父母總愛私下偷看他們的短信和日記,絲毫不尊重他們的隱私。盡管父母們的初衷是為了了解孩子、關愛孩子,但結果卻是“好心辦了壞事”。因為對孩子們而言,他們希望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空間,來抒發自己的內心情感,記錄自己的成長故事。因此,父母千萬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記,而應該以一個護航者的身份,引領孩子們高飛,與他們打成一片,讓他們與父母建立充分的信任。
曾經在學生中流行過這樣一句話:防火防盜防父母。因為短信和日記經常被父母偷看,孩子們每次看完短信就趕緊刪除,他們在自己的日記本上加鎖。有的孩子還特意準備多本日記,將寫了無聊的東西的日記本放在顯眼的地方,故意引開父母的視線,而將寫下自己的真心話的日記本收藏在隱蔽的地方……父母們偷看孩子日記的行為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很深的傷害,致使與自己孩子之間出現了溝通的“鴻溝”。
一位出於“關心”而偷看孩子日記的母親說:“我的孩子上高一的時候,開始有了自己的私人空間,可是作為母親,我希望了解孩子更多的想法,所以有時我會偷看她的日記,查看她的短信內容,查看她上網聊天的內容。”
一個日記被媽媽偷看的孩子說:“當我發現媽媽偷看了我的日記時,我感到非常憤怒。事實上我的日記裏並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東西。盡管媽媽是最親的人,是我最愛的人,但是她的做法侵犯了我的隱私,是不尊重我的表現。”
劉佳是高一的學生,她自上中學以來就有寫日記的習慣。高一下半學期,因為課程難度增大,她的學習成績開始逐步下滑。父母起初非常擔憂,經常和劉佳進行交流。但是漸漸地,父母開始懷疑劉佳早戀了,於是想方設法了解劉佳的內心想法和秘密。自此,劉佳的日記也就成了父母“調查”劉佳的突破口,當劉佳不在家的時候,父母總是翻看她的日記。
有一次,劉佳放學回家後,父母對劉佳在日記中寫的一些憧憬未來的話語進行了風言風語的挖苦。劉佳一氣之下竟然把從初中到高中寫的所有的日記都燒光了,並且發誓,永遠不再寫日記了。
看到孩子如此憤懣,父母也覺得很沒麵子。他們認為自己作為父母,作為孩子的監護人,看看她的日記和信件沒有什麼大不了。他們覺得若想了解孩子最真實的想法,看她的日記是最好的辦法。這件事在劉佳和父母之間挖出了巨大的感情鴻溝,從此劉佳不再和父母談心,而是將自己關在房間裏,整日悶悶不樂。
很多父母表示:“孩子的社會經驗不足,做事往往容易走極端,看孩子的日記能夠準確、及時地了解他的思想動向。”這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父母們不應該將偷看孩子的日記作為了解孩子的唯一途徑,況且偷看孩子的日記是侵犯孩子隱私的行為,是會傷害孩子的。所以,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給孩子一片自由書寫自己情感和想法的空間。
心理專家認為,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對自己的社會角色有了思考,開始懂得如何觀察自己。
他們慢慢有了獨立意識,並喜歡把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而有些想法是不希望別人看到的。如果父母看了孩子的日記,這在孩子看來是侵犯了自己的隱私權,孩子反而會鎖上心門,更不願意與父母溝通了。
有些開明的父母認為“尊重孩子的隱私,就是尊重孩子”。宋先生說:“孩子剛上高中的時候,不喜歡和父母交流,有事情也不告訴我們。妻子曾經和我商量過,她提出通過偷看孩子的日記來了解孩子的想法,但被我拒絕了。與此同時,我們經常主動關心孩子,對孩子遇到的困難積極提出建議,但是讓孩子自己拿主意。慢慢地,孩子變得開朗了許多,心門逐漸向我們敞開,後來和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日記是一個孩子在成長曆程中的心聲,是孩子心理和心智逐漸成熟的真實記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隱私,為人父母的應該尊重孩子,千萬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記,更不要針對孩子的日記內容批評孩子。否則隻會傷害孩子的感情,甚至會傷害可貴的親情!
為了對孩子表示充分尊重,這樣兩點建議值得廣大父母借鑒。
首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不要試圖控製孩子的思想。偷看孩子的日記,侵犯了孩子的隱私,隻會使孩子對父母產生敏感,進而對周圍人產生敵視,情緒上出現波動。每個孩子都有不願受控製的心理,他們有獨立的思想。一旦父母侵犯了孩子的隱私,他們會不停地反抗,回避問題,從而與外界隔離,這樣下去父母就無法與孩子交流,從而真正失去孩子的信任。
其次,父母要給孩子心理上的理解和支持。心理上的關愛是父母給孩子最大的財富,適當地給孩子一定的空間,放開手讓孩子去解決自己的問題,是鍛煉孩子獨立麵對問題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