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嘮叨的父母

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有這樣一個很常見的現象:媽媽總是對孩子不斷地叮囑,不斷地提醒,不斷地督促。當孩子玩耍的時候,父母嘮叨:“快點去學習,作業還沒有做完就開始玩。”當孩子不小心犯了錯時,父母嘮叨:“怎麼這麼不小心,長腦子了嗎?”

通常,嘮叨的話語基本上都是機械重複的陳詞濫調,類似的話反複說多遍,而且是幾乎每天都說,就像一隻蒼蠅一樣盤旋在孩子的耳邊,直聽得孩子耳朵都“磨”出了老繭,讓孩子防不勝防,身心被折磨得煩躁不安,無法進入正常的學習狀態。

事實上,父母嘮叨的內容大多是指向孩子的缺點和不足,沒完沒了地數落孩子,對他冷嘲熱諷,就算說的是好話,也多是規勸式的“不許這樣”、“不要那樣”等,讓孩子感到自己不受尊重。同時,父母過多地嘮叨會讓孩子產生自我保護式的逆反心理,消極對抗、沉默不語,甚至幹脆與父母針鋒相對,造成一觸即發的緊張局麵。

一天課間,兩個孩子進行了這樣一番有趣的對話:

“嗨!昨天我媽媽又嘮叨了一晚上,就因為我考試時不小心漏寫了一個小數點,聽得我頭都變成了兩個!”

“你那算什麼呀,上次我考了99分,我爸爸還埋怨我沒有考滿分,為此拿著試卷嘮叨了一整天呢!我當時真想昏過去,因為我越聽越煩。”

對於父母的嘮叨,教育專家表示,世界上是不可能有完人的,沒有十全十美的孩子,也沒有十全十美的父母。如果父母苛求完美,就會變成“碎嘴婆子”,嘮嘮叨叨,沒完沒了,讓孩子厭煩,結果父母說什麼孩子完全聽不進去。

媽媽早早地起來,一邊收拾房間,一邊為周健聰準備早餐。6:30,牛奶、雞蛋、麵包準時端上桌,媽媽就開始一遍一遍地叫周健聰起床。不知媽媽叫了多少遍,一直到快7:00了,周健聰才懶洋洋地起來,胡亂刷刷牙,抹兩把臉,然後坐到飯桌前用最快的速度對付著這頓早餐。

這時,媽媽在為他疊被子,收拾淩亂的衣服、物品,嘴裏還不停地嘮叨著:“看看你,老是把房間弄得亂七八糟,讓人跟在你屁股後麵收拾。每天讓你起床都得喊破嗓子才動,你這樣怎麼去上學啊?而且早飯也吃得囫圇吞棗,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胃要是壞了,看你怎麼去上學。天天跟你說也沒用。要是你每天早點起床,不是就不用這麼緊張,也不會老是遲到挨批評了……”

周健聰對媽媽的話充耳不聞,隻顧把吃的、喝的填進肚子,用手背抹抹嘴,抓起媽媽早已經為他放到客廳沙發上的書包,轉身就往外走。媽媽追在周健聰身後喊著:“著什麼急呀,毛毛躁躁的,考試也這樣,難怪成績總上不去。哎,上學的東西都帶齊了嗎,別又落下什麼了,真是不能讓人省心……”

嘮叨是中國父母教育孩子中最常見的錯。很多父母由於自身文化水平的限製,不能直接為孩子輔導功課,因此總是在孩子耳邊嘮叨,不是問孩子作業做完了沒,就是問孩子有沒有複習功課。實際上這是對孩子的一種幹擾,還不如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

有心理學研究證明:老調重彈,反反複複說同樣的話,會讓人產生一種習慣性的模糊聽覺,也就是明明在聽,卻根本不記在心裏。這是長期重複聽同樣的聲音而產生的一種心理上的不在乎。所以,做父母的,不要老是怪孩子不聽話,而應該靜下心來想想,自己是否真的太嘮叨。

何麗萍很喜歡看課外書,每當放學回家,她就迫不及待地拿出《少年文藝》或者《故事會》,或是各種各樣的作文選。

媽媽一看見何麗萍手上的課外書,就生氣地說:“作業做完了嗎?還看課外書,快去做作業。”何麗萍趕緊回答:“我看完這篇文章,馬上就去做作業,就10分鍾。”“10分鍾,你說的啊?”3分鍾之後,媽媽又開始埋怨了:“看完了嗎?還不趕緊做作業,又要寫到晚上12點呀?”何麗萍沒有理她,而是繼續看書,不過心裏有點煩。

不一會兒,媽媽又埋怨:“人家的孩子一回家就寫作業,你倒好,拿著亂七八糟的書瞎看,作業寫到深夜,時間不夠用時就敷衍了事,這樣怎麼會提高成績呢!”

每個孩子都知道回家要寫作業,父母的嘮叨往往會讓孩子對寫作業感到厭煩。雖然父母有責任對子女的不良習慣進行引導,但是如果沒有注意方法而是一味嘮叨,不但起不到引導孩子的效果,反而還會產生很多負麵的影響。

重複性嘮叨隻會讓孩子心煩,同時使他對父母的嘮叨產生依賴感。慢慢地,父母不嘮叨,孩子的事情就做不好;批評性嘮叨容易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讓孩子對自己越來越缺乏信心,甚至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隨意性嘮叨容易讓孩子養成注意力不集中的習慣,孩子對需要記住的重要的話也常常當成耳旁風。所以,如果希望孩子健康成長,父母就要杜絕嘮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