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好男孩要煉著養,煉出他的男子漢氣質 父母應充分認識到男孩不同於女孩
對男孩進行適宜的氣質塑造,是家庭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家庭不可推卸的職責。每一個男孩將來都會成為一個堂堂男子漢,因此,家長應該從小就要培養男孩作為男子漢應該具備的品質。
教育孩子是一件嚴肅、認真的事情,而且是不可以隨便擺脫的事情。想要培養出具有男子漢氣質的男孩,首先父母就應該把男孩同女孩嚴格區別開來。
大多數父母都承認男孩和女孩的行為和性格存在差異,就連玩耍方式也不同——男孩喜歡玩汽車、手槍,衝鋒陷陣;女孩喜歡玩洋娃娃、小餐具,玩過家家。其實,男孩的性別特征既是天生的也是後天塑造的。
一位出租車司機談起他兒子。他兒子4歲,膽子特別小,經常被比他小的男孩打哭,這男孩平時也特別愛哭,愛玩芭比娃娃,過生日時什麼禮物都不要,就要芭比娃娃。人們很驚訝地問道:“你果真給他買?”他無可奈何地說:“不買不行啊,鬧。”後來,這位司機說道,由於工作的原因,他跟男孩玩得少。起早貪黑地工作,有時甚至一連好幾天都見不著男孩。好不容易提早回家後,也就是看看電視看看報。這樣,就逐漸與兒子生疏了。人們勸他道,應該多陪兒子玩耍,做爸爸的要多影響兒子,這樣男孩才有男孩的樣兒。這位司機沉吟了一會兒,自言自語道,是啊,以後不能給他買芭比娃娃了!
兒科醫生的結論是:“一直到3歲之前,女孩和男孩的區別都不是特別明顯,他們的身長和體重的成長曲線幾乎一樣。3歲以後,同齡的男孩一般會比女孩高一二厘米;體重也略重600~700克。”這種區別是由於在男孩體內分泌的激素使得男孩身體發育得更快。同樣也是由於這種雄性激素的原因,使男孩的行為不同於女孩。某些研究表明,男孩比女孩更需要釋放自己的能量。
這時候,如果父母把女兒當男孩養,把女孩打扮成“假小子”,喜歡女孩的父母把兒子當女孩養,男孩被認為是“娘娘腔”,就容易導致男孩性別混亂或性別錯位,其後果不堪設想。
對男孩的性別教育或者影響從什麼時候開始呢?一般的說法是3歲後,但其實很多明智的父母對男孩的性別影響在他嬰兒時期就開始了。下麵就是對男孩性別教育的幾點建議。
1.給男孩買與其性別相符的衣服
男孩的衣服要帥氣一點,不要太花哨。不要給男孩做異性打扮,盡管你覺得有趣、好看。即便是1歲時穿的小內褲,父母都應當選擇男式的,盡管別人說那麼小的男孩,無所謂男女。
2.玩具有必要根據男孩的性別選購
例如芭比娃娃之類的明顯帶有女孩氣質的玩具就不要給男孩買了,男孩給女娃娃穿穿脫脫衣服,看著總是不大舒服。如果我們在幼兒園看見一個漂亮的女孩拎著一把很大的衝鋒槍,還不時地端起來掃射,不免會感覺有點滑稽。男孩若手裏總是抱個芭比娃娃也是一樣。
3.幫助男孩了解並認可自己的性別
男孩和女孩在身體上有什麼不同,在裝扮上有哪些差別,有哪些事情是女孩可以做的,有哪些事情是男孩可以做的,都要教給男孩,這種教育是隨時隨地的,結合生活的。男孩要教他勇敢、果斷、剛強,女孩要培養她多一些溫柔、嫻靜。
4.及時糾正男孩的性別錯位行為
有的父母可能覺得男孩還小,有點問題也不要緊,甚至不把其當成問題,這樣是萬萬不可的。男孩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是重要的,童年的經曆對成年後的性格乃至整個人生都有深刻的影響。如果男孩的行為出現性別錯位,一定要及時糾正,不能像那位出租車司機一樣去縱容男孩,否則小問題就可能變成大問題,到時內疚悔恨也無濟於事。有兒子的父親,要多跟兒子接觸,讓自己的男性特征多多影響他,潛移默化地教他如何做一個男子漢。
男孩的性別教育要重視,但也不要太刻意。人的性格是具有雙性化特征的,不可能完全的男性化或完全的女性化。要尊重孩子的個性、氣質,細心溫柔的男孩、爽朗好動的女孩也可以是可愛迷人的。隻要其行為和心理與性別特征大致相符,多種類型的男孩與女孩隻會讓這個世界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