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好男孩要煉著養,讓他懂得愛和感恩 讓男孩擁有一顆善良的心
善良是人性光輝中最美麗、最暖人的一縷,沒有善良,沒有一個人給予另一個人的真正發自肺腑的溫暖與關愛,就不可能有精神上的愛。
善良是心靈的美德,它不是一種學問,而是一種行為。善良之舉本身並不困難,隻在於人們是否願意去做。當別人跌倒在地時,走過去扶他一把;當別人內心失落時,走過去安慰他一下;當別人步入黑暗的時候,為他亮起一盞明燈。這些對你來說微不足道的行為,卻是他們重新站立起來、振作起來的精神支柱,能使他們看到光明、充滿希望。
懷著一顆善良之心,在別人陷於困境的時候,不論是舉手之勞還是需要一番巨大付出,都果斷地伸出你的希望之手,盡力助他打破不幸的局麵。因為善良會帶給我們幸福,且始終如一。
善待別人往往是不求回報的,但往往在你處於危難的時候,就是他們挺身而出,排除萬難,幫你化解。自然,並非所有對別人的善良都能得到回報,甚至有可能會出現恩將仇報,但無論如何,在一切付出之後,你總能擁有一種心安理得,總能得到自己心靈的安慰。善良本身就是對自己的回報。
讓男孩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就像是為一條在浩瀚海洋中漂泊的船隻添上風帆,讓它可以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培養一個優秀的男孩,不但要讓他們擁有勇敢、堅定、機智的美德,同時也讓他們成為一個心靈豐富的人,懂得善良、同情、友愛、關懷……然而,一個孩子倘若沒有善良,他的聰明、勇敢、堅強、無所畏懼等品質越是卓越,將來對社會構成的危險就越害怕。
父母培養男孩善良的品質,可以參考以下建議。
1.父母要學會關愛孩子
父母要隨時關心孩子的成長和身心發展的狀況與需要。尊重孩子的個性,維護他的自尊與榮譽感。給予孩子的種種幫助與作為,必須具有正麵的意義。確實了解孩子以後,才給予正確的引導與協助。無論多忙,一定要抽出時間跟孩子談天,建立親密的感情。透過語言動作,讓孩子知道來自父母的關愛。家長還要對孩子良好的表現給予讚美,對他們的錯誤及時批評指出。家長要讓孩子了解父母的困難,讓他們有機會幫助父母,同時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重視,信任孩子,在可能範圍內,允許他自由發展。父母要跟孩子一起學習,一塊成長,而不要輕易用物質來彌補未能關懷孩子的內疚。
2.把善良的根植入孩子的心中
父母對周圍人應表現出真摯的同情,並幫助我們身邊正遭受痛苦和不幸的人。父母還應以自己的善良感染和陶冶孩子,在孩子的心中撒播善良的種子。要熱忱支持孩子的“獻愛心”活動,為了培養孩子的愛心,學校、社會經常舉行為希望工程、為身邊不幸的同齡人獻愛心的活動,父母應支持和參加。
3.培養孩子的同情心
缺乏同情心的心靈堅冷如石。為了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和豐富細膩的感情,年輕的父母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支持孩子飼養小動物。人們發現,幼年、童年飼養過小動物的孩子,感情比較細膩,心地比較善良。沒有同情心就沒有善良。沒有善良就沒有人道。父母有責任培養和保持孩子的心永遠善良、柔軟。同情心是一種重要的心理品質,富於同情心的人善於了解別人的處境,隨時準備從道義上、行動上支持別人,從內心深處關心人、同情人。沒有同情心的人,他隻關心自己,隻顧自己的快樂,而無視別人的痛苦,在他的心目中不會有他人幸福的概念,他甚至會把自己的歡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