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出門在外莫大意——戶外安全篇 019.小孩也會暈車(2 / 2)

【安全知識課堂】

暈車的滋味大人都接受不了,何況是小孩子呢?所以,外出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密切關注孩子的變化,不要讓孩子飽受暈車之苦!

乘車前不要讓孩子吃得太飽、太油膩,也不要讓孩子餓著肚子,給孩子吃一些可提供葡萄糖的食物;平時多讓孩子參加一些體育鍛煉,加強前庭功能訓練可減少暈車次數。同時可以抱著孩子原地慢慢旋轉或者經常乘坐電梯讓孩子進行短暫的適應加速運動和減速運動,稍大的孩子可以帶他們蕩秋千、跳繩、做廣播體操、走高度不高的平衡木等。對於暈車嚴重的孩子,乘車前最好口服暈海寧或其他暈車藥,劑量一定要按醫囑服用。

帶孩子乘車時盡量選擇顛簸較輕的位置,打開車窗,讓空氣流通。如果發現孩子有暈車,可以適當用力按壓他的合穀穴或者內關穴,可以減輕暈車症狀。對於嘔吐的孩子,嘔吐後讓他少飲些飲料,除去口中嘔吐物的味道。除此之外,家長還要知道:

1.維持所處空間的環境品質。

搭車時,可以使用空調,或把車窗打開讓空氣流通,且盡量使車內不要有汽油味,車內的人絕對不能抽煙。如果發現孩子有不舒服的現象,不妨停車讓孩子休息一下,或下車活動活動,呼吸新鮮空氣。

2.挑選座位。

挑選位於交通工具最穩處的座位,如搭機的話,最好不要靠近機尾巴,或兩側最外邊,可避免搭機時受到混亂氣流的影響而眩暈。搭船同樣要避開船頭、船尾的位子。至於坐車,最不會暈車的位子依序為駕駛座、副駕駛座,但考慮到孩子的年紀,一定得坐在後座,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可發揮固定的功能,避免孩子因外在刺激因素而晃得太厲害。

3.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由於坐在後座的人,相對視覺和內耳前庭平衡係統感受的落差更大,因此家長可以準備孩子的玩具,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而這個玩具最好是可以固定在車上。另外,誘導孩子凝視遠方的固定目標物,有助於他辨認身體是往前進的,若當時缺乏目標物,不妨改讓孩子閉目養神、睡覺,同時別忘了盡量固定他的頭部,減少顛簸的感覺。學齡前的孩子常因覺得坐車無聊,習慣在車上看書,這都是誘發動暈症的危險因子,一定要加以禁止。

家長一旦發現孩子不對勁,有暈車的症狀,先不要著急,還是有緊急解決的辦法的:

1.如發現孩子有暈車症狀,可以適當用力按壓他的合穀穴(合穀穴在大拇指和食指中間的虎口處);用大拇指掐壓內關穴也可以減輕暈車症狀(內關穴在腕關節掌側,腕橫紋正中上2寸,即腕橫紋上約兩橫指處,在兩筋之間)。

2.隨身攜帶紙巾,以備孩子嘔吐後擦拭;嘔吐後讓他喝些飲料,除去口中嘔吐物的味道。

3.若孩子頭暈,可在額頭上敷上冰毛巾,防止寶寶惡心嘔吐。如果是孩子說腸胃不舒服或有惡心症狀,可以給孩子吃少量的餅幹以緩和過於蠕動的腸胃。固體食物比液體食物消化得快,盡量給寶寶吃固體食物。

4.打開車窗,讓空氣流通。

5.暈車嚴重的孩子,乘車前最好口服暈車藥,劑量一定要小並按醫囑服用,1歲以內的寶寶不能服暈車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