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婷婷的心裏是又著急又害怕。如果真的找不到媽媽了,那要怎麼辦?不過她倒是沒哭,而且還想起媽媽曾經跟她說過,如果走丟了就要在原地等著媽媽回來,不要亂跑,於是婷婷就一直站在原地沒有離開,可是她等了好久也沒見媽媽回來找她。賣豬肉的叔叔看她一個人動也不動地站在那裏,就走過來問她發生了什麼事情?婷婷知道這位叔叔每天都在這裏賣肉,肯定不是壞人,於是就告訴這位叔叔,她和媽媽走散了,在這裏等著媽媽回來找她呢。最後賣豬肉的叔叔帶婷婷到廣播室裏通過廣播找到了媽媽。
【安全知識課堂】
帶孩子出門原本是件開心快樂的事,但難免遇上突如其來的“狀況”,大煞風景,除了父母最擔心的走失,還有更讓家長驚嚇的拐騙?但又不可能不帶孩子出門,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做到防微杜漸,趕走驚嚇!
麵對周圍熙熙攘攘的人群,錯綜複雜的大街小巷,孩子往往會不知所措,年齡較小的孩子甚至會恐慌和無助地大哭,或者高聲呼喊爸爸媽媽,也可能到處亂跑,如果遇上好心人會上前幫助他們,如果不幸被壞人撞上,隨便一句“帶你去找媽媽”“送你回家”,就可以把孩子騙走。而發生意外失散的兒童,年齡大多集中在3~8歲。所以這一年齡階段孩子的父母更要格外注意。家長在平時就要告訴孩子,在公共場所與爸爸媽媽走散時應采取以下應對方法:
1.與爸爸媽媽走散時不要著急,也不要驚慌,更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走,要等待爸爸媽媽來找。如果等好一陣兒還不見爸爸媽媽,就要向穿製服的工作人員如保安、交警、營業員、服務員等尋求幫助。如果是在商場裏走散,可以請商場工作人員用廣播幫助尋找爸爸媽媽。
2.平時要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認路能力和方向感,以便在走失的情況下根據自己的經驗找到回家的路。
3.父母應該把家庭住址、自己工作單位的全稱及電話號碼以及和父母關係密切的親朋好友的住址、電話告訴孩子,並要求孩子記住這些信息。要告訴孩子如果迷了路或被拐騙、被綁架,應找警察或撥打110報警電話,更要教其學會一些緊急避險的方法。
4.平時就要記住乘坐哪一路公交車能回到家,如果是年齡稍大的孩子就可以自己叫車回家。
5.在大型商場人多擁擠時,即便孩子可以自己走路了,父母也一定要拉住孩子的手,即使在玩具區,父母也不要放鬆警惕,不要讓孩子單獨去拿或者玩那些陳列在櫃台上的玩具。如果孩子的體重在規定重量內,就讓他坐在購物車裏,否則就抱著孩子或者拉著孩子走。
相信隻要家長用心教會孩子一些必要的走丟處理常識,平常多注意孩子的動向,就一定不會發生孩子走丟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