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是一場給當事人肉體和心靈帶來巨大創傷的悲劇。可以想象,對於正值豆蔻年華的孩子來說,一經遭遇校園暴力將會成為伴隨孩子一生揮之不去的陰影。而頻頻上演的校園欺淩事件已經說明了“校園暴力”不再是局部的、個別的現象,而是孩子們隨時隨地可能遇到的不幸。於是,如何製止校園暴力,保護孩子的健康與安全,成為十分棘手的問題。
可是,事情已經存在了,家長以及老師不能不對孩子進行提醒,否則孩子遇上校園暴力還是會受到傷害,那麼,告訴孩子麵對校園暴力到底該怎麼做呢?
第一,在威脅與暴力來臨之際,首先告訴自己不要害怕。要相信邪不壓正,終歸大多數的同學與老師,以及社會上一切正義的力量都是自己的堅強後盾,會堅定地站在自己的一方,千萬不要輕易向惡勢力低頭。而一旦內心篤定,就會散發出一種強大的威懾力,讓壞人不敢冒然攻擊。
第二,大聲地提醒對方,他們的所作所為是違法違紀的行為,會受到法律嚴厲的製裁,會為此付出應有的代價。同時迅速找到電話準備報警,或者大聲呼喊求救。
第三,如果受到傷害,一定要及時向老師、警察申訴報案。不要讓不法分子留下“這個小孩好欺負”的印象,如果一味縱容他們,最終隻會導致自己頻頻受害,陷入可怕的夢魘之中。
下麵還有一些切實好用的小方法可以幫助孩子:
1. 告訴孩子遇到校園暴力,一定要沉著冷靜。采取迂回戰術,盡可能拖延時間。必要時,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異常動作引起周圍人注意。
2. 人身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對方。順從對方的話去說,從其言語中找出可插入話題,緩解氣氛,分散對方注意力,同時獲取信任,為自己爭取時間。
3. 教育孩子上下學盡可能結伴而行。給孩子的穿戴用品盡量低調,不要過於招搖。
4. 在學校不主動與同學發生衝突,一旦發生及時找老師解決。上下學、獨自出去找同學玩時,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學不要在路上貪玩,按時回家。
5.學校定期開展心理、思想道德課程教育;適當組織同學間的協作活動,加強團隊互助意識。
我們應該在幫助孩子建立對法製和公義的信心的同時,注意培養他們自身擺脫困境、戰勝暴力與威脅的智慧和能力。畢竟,如果從最根本的地方看,學校和家長都不可能教孩子一輩子,以後的路還得由他們自己到社會上去摸索著走。一句話,學會勇敢,會讓孩子們一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