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交通規則我知道——交通安全篇 057.自行車刹車突然失靈了(1 / 1)

第6章 交通規則我知道——交通安全篇 057.自行車刹車突然失靈了

——孩子騎車安全注意多

隨著城市車輛日益增多,城市交通安全隱患也日益加大,交通事故更是頻頻發生。如今,道路上除了眾多的機動車輛,人們還可以看到不少十一、二歲的孩子騎著自行車在大馬路上穿梭自如,而這些孩子卻絲毫沒有察覺其間的巨大隱患。

我國是世界上擁有自行車最多的國家,是世界公認的“自行車王國”。自行車輕巧靈活,車速自便,維修簡單,並且不使用燃料,無廢氣汙染,無噪聲,因此特別受到大家的青睞。但是,自行車靠騎車人用雙腳踩動踏板,由鏈條來帶動後輪向前滾動,在行進時要用雙手握住車把來掌握重心,控製方向。所以穩定性差,安全性差。一碰即倒,一倒人就傷。

孩子的交通安全意識淡薄,實在是個令人擔憂的狀況。由於缺乏係統的交通安全知識教育,有些孩子把騎自行車上學看作是一種“時髦”、好玩;有些孩子邊騎車邊追逐打鬧相互超車,有的孩子似乎沒有“紅燈停”的習慣,經常會看到有的學生在協勤的口哨和喊聲中闖紅燈。更有甚者竟錯誤地認為:大人騎車應該給孩子讓路,開車也不敢撞孩子,於是乎,孩子騎車不管不顧肆無忌憚。

殊不知,交通事故可不分大人孩子。況且,從生理因素上講孩子騎車本來就比大人更有危險性。所以說,作為家長在關心孩子生活學習的同時,有責任經常性地教育強化孩子的交通安全意識,這不僅是對孩子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

【場景小故事】

場景一

錦溪的媽媽以前總認為孩子在外麵騎自行車要當心,在自己家裏的話就由著她玩去吧。可沒想到,恰恰就在家裏出事了。那天媽媽在包餃子,而錦溪自己在屋裏騎車玩兒。車比較高,所以她上下不太方便。要下車的時候,錦溪有點害怕,於是就叫媽媽去扶她,可是媽媽當時正包著一個餃子,就叫錦溪等兩分鍾。可孩子性子急,等不了,自己就扶著旁邊的桌子下車。因為下的時候沒扶穩車把,車歪倒了,她摔了下來,自行車正好壓住了她。等媽媽聽到錦溪的慘叫聲跑過去時,發現她的一隻胳膊動不了了!送到醫院,醫生說是骨折!治療時,錦溪撕心裂肺的哭聲讓媽媽既心疼又自責,明明是自己在家裏照顧著孩子,卻還是讓孩子受了那麼大的傷!

場景二

朧月前段時間學會了騎兩輪自行車,興致高的不得了,得空就在小區裏騎著玩,而且騎得很快。媽媽告訴她,遇到緊急情況要刹車,並且也教她怎麼用了,可能是由於年齡較小的原因,朧月說她捏不動刹車。因為車比較矮,女兒就用腳踩地的方法來刹車。

媽媽本來想去修車師傅那兒調一下,可人家說沒法調。看看這車其他地方都很好,於是媽媽就想過一年再給她換輛尺寸大點兒的新車。

不久,朧月騎車通過小區的一個路口,正好一輛汽車開過來了,女兒有點兒害怕,趕緊用腳支地,可是自行車帶著慣性還在往前走。幸好司機停下來了,否則非撞上不可,這下可把媽媽給嚇出了一身汗。第二天就帶著朧月買新自行車去了,而且是特意帶著她去的,讓她自己試車閘。

【安全知識課堂】

現在的孩子幾乎每人都有一輛小自行車,並且騎車騎的得心應手,但是常有孩子因為騎車而受傷的事發生。要讓他騎車騎得高興,又讓家長放心,那騎車方麵的安全事項,可是一樣都不能少!應注意以下幾點:

1.幫孩子選一輛安全的自行車,買自行車應當先辦理執照和牌照,外出時如果牌照丟失必須帶上執照,不可無照行車。不要買二手車,不給盜賊銷贓以便利。應經常檢查車輛自身的運轉情況是否正常,刹車是否有效,車胎氣足不足,確保車況正常。否則,行車途中將帶來許多安全隱患。

2.告訴孩子騎車時要集中注意力,不要東張西望。靠路邊騎車,不要往路中間騎。騎車時盡量走直線,這樣別人便於判斷,做出避讓。不要騎車帶小朋友,也不坐小朋友的自行車。

3.如果自己上下車不熟練,父母又不在身邊,要求助於其他成人。如果車輪被小棍棍、小樹枝別住了,自己不要把手伸到車輪裏去試圖把小樹枝弄出來,讓爸爸媽媽來解決。騎不穩要摔倒時,不要管車,先保證自己站穩了。如果站不穩,盡量用手撐地。

4.嚴格遵守行車規章,尤其交叉路口要遵守交通警或指示燈的指令,行車路線、停車地點都不得違反規定。

5.保持正常的自行車運行速度,雙手扶車把,不騎“英雄車”,尤其在人多時更應謹慎駕駛。在下雨、大霧天氣,騎車速度應比平時慢一些,遇有險段應下車推行。

6.下車即上鎖,遠離時把自行車存入安全的地方,如公共停車場或托熟人看管防止被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