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交通規則我知道——交通安全篇 058.坐船也有大學問
——注意孩子的乘船安全
隨著出行工具的日益多樣化,父母帶著孩子在出門旅遊的時候,就會有多樣化的選擇!輪船是比較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如在春秋季節乘輪船旅行,可以飽覽一望無際大海的美景。藍色的海麵、洶湧的波濤、翱翔的海鷗,確實令人心曠神怡。但是也有父母會擔心乘船旅遊不安全,我們提醒你不必過分恐懼,隻要在旅行中注意以下事項,就可以平安地到達目的地。
【場景小故事】
場景一
幾年前,長江岸邊的某鄉村小學四年級10名數學尖子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搭船進城參加數學競賽。當他們來到渡口時,先到的30名中學生已經先上了船,而且船已超載了。10名小學生怕遲到耽誤競賽,也勉強擠上了渡船。這樣,船頭、船尾都站滿了人。他們一路欣賞著風光,十分愜意。船行至江中,由於人多擁擠,一名同學從船頭落水。刹那間,落水者雙手抓住了兩名身旁的同學。隨即,三人同時掉到江中。緊跟著船身失衡,船歪向一側,40多人全部落水。經過奮力打撈,大部分師生獲救,但是7名風華正茂的中學生和兩名數學“小天才”卻溺水身亡。
場景二
1999年11月24日,發生在煙台海域的“11?24”海難事件震驚全國。320餘名乘客,僅有20餘名生還,其餘人員全部喪身大海。
【安全知識課堂】
(1)乘坐證件齊全的船隻,即經國家交通行政部門進行安全設施,設備檢驗合格,由工商管理部門發證批準運營的船隻。這些船隻的船體上都標有明顯的經營單位、編號和載客量等。千萬別乘坐不具備安全載客能力的個體船。
(2)不要因價格便宜或搶時間而乘坐超載船隻。
(3)遇有大風大雨、濃霧,千萬不要因行程緊張、急於趕路而冒險乘船。
(4)上下船時注意安全。要等船完全靠岸,待管理人員係好拴船的繩索或鐵鏈,放下上、下船的木板後,再小心地上、下船。
(5)同學們集體乘船時,一定要服從管理人員和帶隊老師的指揮,不要在船頭打鬧或倚坐船頭,以防落水。
(6)不要攀爬船舷或集於一側。
(7)平時學會遊泳,以便緊急情況能夠脫險。
有些孩子每當乘車乘船或乘飛機時就會發生頭暈、惡心、嘔吐、麵色蒼白、出冷汗和四支無力現象,醫學上統稱為暈動病。有暈動病的人往往怕出遠門辦事或旅行,對此很感煩惱。
怎樣防止或減輕這種反應呢?
孩子在乘車、船前不要吃得太飽,也不完全空腹,應適量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座位要選擇顛簸比較輕的位置,如在船上應坐中部,乘車則坐在前頭,心情要平靜,不要緊張。
不要觀看窗外快速移動的樹木和電杆等物。
對汽油味敏感者要遠離發動機或選擇迎風處。
穿衣不宜過暖熱,悶熱易惡心。
如果孩子經常暈車,乘船時應備好一些防暈藥物。如乘暈寧,每片5毫克,一般每日服1—3次,每次1片,在乘車、船前半小時服用;眠爾通,是一種比較溫和的鎮靜劑,每日服用1—3次,每次0.2克,可解除神經係統的緊張狀態,達到鎮靜止吐作用;安定藥亦能起到安靜抗暈止吐效果,每片2.5毫克,日服3次,每次1片。
此外,在乘船前喝加醋開水1小杯(或加生薑共煮),可減輕眩暈嘔吐症狀,亦可口含人丹數粒幹吞下,慢慢溶服,用於頭暈腦脹,胃腸不適,對暈船症效果較佳。航行途中遇到大霧、大風等惡劣天氣臨時停泊時,要靜心等待,不要船員冒險開航,以免發生事故。
兒童交通安全知識集錦
1.安全橫過道路
上學、放學和外出活動,我們幾乎天天要在道路上行走。走路要保證安全,這裏麵的學問可多著呢!有不少行人,因為沒有掌握好安全橫過道路的要領,結果喪身與汽車輪子底下。
橫過道路時,要選擇有人行橫道的地方。這是行人享有“先行權”的安全地帶。在這個地帶,機動車的行駛速度一般都要減慢,駕駛員也比較注意行人的動態。在沒劃有人行橫道的地方橫過道路,要特別注意避讓來往的車輛。避讓車輛最簡單的方法是:先看左邊是否有來車,沒有來車才走入車行道;再看右邊是否有來車,沒有來車時就可以安全橫過道路了。
橫過道路不走人行橫道,隨便亂穿,或者在汽車已經臨近時急匆匆過道路,都是十分危險的舉動。
2.乘車
乘坐公共車輛,應該遵守公共秩序,講究社會公德,注意交通安全。
候車時,應依次排隊,站在道路邊或站台上等候,不應擁擠在車行道上,更不準站在道路中間攔車。上車時,應等汽車靠站停穩,先讓車上的乘客下完車,再按次序上車,不能爭先恐後。上車後,應主動買票,主動讓座給老人、病人、殘疾人、孕婦或懷抱嬰兒的乘客。車輛行駛時,要拉住扶手,頭、手不能伸出車窗外,以免被來往車輛碰擦。下車時,要依次而行,不要硬推硬擠。下車後,應隨即走上人行道。需要橫過車行道的,應從人行道內通過;千萬不能在車前車尾急穿,這樣很不安全。
3.道路不是遊戲場
道路是為了交通的便利而建造的。道路上車輛川流不息。交通十分繁忙,如果我們隨意地在道路上玩耍、遊戲、追逐,把它當作“遊戲場”,放學以後在道路拉開“場子”踢足球、打羽毛球,既妨礙車輛的通行又會被車輛撞傷,是不允許的。在人行道上跳“橡皮筋”、跳繩、踢毽子,會給行人的通行帶來困難,是妨礙交通的。在道路上追追打打,車前車後亂穿,甚至相互扔石子,這就更容易出事故了,另外一些同學,因為不懂得在道路上玩耍的危害性,甚至在道路中間攔車、追車、扒車和向汽車投擲石塊,以此為樂,這是最最危險的舉動,一旦被車撞倒,後果不堪設想。
道路不是遊戲場所,不能在道路上玩耍。我們要互相提醒,大膽勸阻,當一名維護交通安全的“宣傳員”。
4.避讓轉彎車輛
當汽車的方向燈一閃一閃時,告戒人們,汽車要轉彎了。我們應該注意避讓轉彎車輛。
現代汽車的轉向,都是依靠前輪來轉向的。隨著前輪的轉動,汽車車身也逐漸改變方向。汽車轉彎時所占用的空間往往大於車輛固有的寬度。前輪行駛的軌跡不與後輪的軌跡重合,也就是說,前後兩隻輪子不會走在同一條弧線上,而是有一定距離差別的。這就是汽車轉彎的“內輪差”。由於這種“內輪差”,使汽車轉彎時,前輪可以通過道路的某一物體,而後輪卻不能通過。
懂得了汽車轉彎的基本原理後,我們在道路上碰見轉彎的車輛時,不能靠車輛太近,不要以為汽車的車頭可以過去,就沒有事情了。其實如果你離轉彎汽車太靠近,就很可能被車尾撞倒。
5.騎自行車常識
我國十世界上擁有自行車最多的國家,十世界公認的“自行車王國”。
自行車輕巧靈活,車速自便,維修簡單,並且不使用燃料,無廢氣汙染,無噪聲,因此特別受人青睞。但是,自行車靠騎車人用雙腳踩動踏板,由鏈條來帶動後輪向前滾動,在行進時要用雙手握住車把來掌握重心,控製方向。所以穩定性差,安全性差。一碰即倒,一倒人就傷。
從保證交通安全出發,《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明文規定,未滿十二歲的兒童不準在道路上騎自行車。而當你已經達到法定的騎車年齡,準備騎車時,則必須認真地學一學有關騎自行車的規定,要掌握騎自行車的基本要領。
自行車首先應該保持機件完好,安全設施齊全,牌、證齊全。出發之前,應該先檢查一下鈴、鎖、刹車、車輪、踏腳、鏈條、撐腳、坐墊等是否完好有效。
學騎自行車時,應選擇人車稀少的道路或廣場、操場。禁止在交通繁忙地段學騎自行車。
當你已經掌握騎車技術,可以單獨騎車時,你還應該掌握一下幾條騎車規範:
一是,在非機動車車道內順序行駛,嚴禁駛入機動車道。在沒有劃分非機動車道和機動車道的道路上行駛,應盡量靠右邊行駛,不能騎車在道路中間,不要數車並行,逆向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