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做對必須要有好心態 做對要有責任心
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
——歌德
每個人的肩上都有責任二字,人處在社會中就要承擔一定的責任,而對於經營者來說更應該有一種負責任的心態,隻有這樣才能獲得長遠的發展。
從巨人漢卡到巨人大廈,從腦白金到黃金搭檔,史玉柱是具有傳奇色彩的創業者之一。
他曾經是莘莘學子萬分敬仰的創業天才,5年時間內躋身財富榜第8位;也曾是無數企業家引以為戒的失敗典型,一夜之間負債2.5億元;而如今他又是一個著名的東山再起者,再次創業成為一個保健巨鱷、網遊新銳,身家數十億元的資本家。
史玉柱的曆史可以以1997年劃分,巨人公司盛極一時,然而在1997年卻瀕臨破產。由於巨人公司決定將保健品方麵的全部資金調往巨人大廈,保健品業務因資金“抽血”過量,再加上管理不善,迅速盛極而衰。
1997年初巨人大廈未按期完工,各方債主紛紛上門,巨人現金流徹底斷裂,媒體“地毯式”報道巨人財務危機。不久,隻完成了相當於三層樓高的首層大堂的巨人大廈停工,直到現在。隨著“巨人倒下”,史玉柱一夜之間由億萬富翁變成了中國最窮的人——負債2.5億元。
雖然史玉柱可以選擇申請破產等方式來抵債,但他為了對員工負責,對股民負責,毅然決然決定償還債務。頂在他頭上的是責任,他要為自己的決策失誤承擔責任,要為自己的過錯付出代價。
壓在他身上的責任,使得史玉柱更加義無反顧。3年不到,史玉柱又重新站了起來。2000年秋天,他做了一個轟動一時的決定,他還清了所欠的全部債務。史玉柱再次崛起,身價超過500億元,創造了業界的神話。
史玉柱償還債款的故事,突顯出了他個人負責任的魅力與價值。事業的跌宕起伏,世間的是非議論,惟有敢承擔的人,才能從跌倒的陰影中爬起來,邁向成功。
企業在經營方麵,一定要有責任感,這是一個企業想要基業長青的重要條件。
武漢市鄱陽街的景明大樓建於1917年,是一座6層樓房,現已破舊了。在1997年也就是這座樓度過了漫漫80個春秋的一天,突然收到當年的設計事務所從遠隔重洋的英國寄來的一份函件。函件告知:景明大樓為本事務所1917年設計,設計年限為80年,現已到期,如再使用為超期服役,敬請業主注意。
80年前蓋的樓房,不要說設計者,就是施工人員恐怕也不在世了吧。然而,80年過去竟然還有人為它的安危操心!操這份心的,竟然是它最初的設計者,一個異國的建築設計事務所!是怎樣的一種因素使一個人、一群人、一個在時空中更新換代了數次的機構,雖經近一個世紀的變遷,仍然守著一份責任、一個承諾?是體製?崗位責任製?金錢的誘惑?鐵的紀律?敬業精神?個人品德?還是一種文化傳統,一種日常的共同遵守的生活準則?促使他們發來函件的正是這家事務所的責任感。他要為每一個設計過的建築負責,要為每一個使用這個建築的人負責,是責任驅使他們這樣做的!
企業也好個人也罷都要有責任感。每一個人無論做什麼事要麼不做,要麼就做好,一定要對自己所作所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