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包括最經常聽的,比如說“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那時候都能有特真切的感受。
劉友凡:你隻有在田間勞動,和農民犁耙聲響在一起的時候,你才有那種感覺。
崔永元:在這個過程當中培養了對農民的感情。
完全沒有客套式的開場,很自然地從化妝開始,讓嘉賓始料不及,也讓觀眾始料不及,但這樣的效果就是讓大家都能徹底放鬆下來,就像閑聊天一樣。當然,這樣的開場白有著獨到之處,因為前麵膚色的黑白和後麵下沒下基層巧妙地結合了起來,在輕鬆中感受到了真實的沉重。
在采訪時任青海省省長的宋秀岩時,他采取的開頭是這樣的:
崔永元:您好。見到您我特別高興,我不知道您見到我是什麼心情?
宋秀岩:終於見到真人了。
崔永元:但是我聽說好像您不是特別願意接受我們的采訪,是不喜歡接受采訪呢,還是煩我?
宋秀岩:其實挺喜歡你的,如果你要到青海去,我會非常高興地和你聊天,你想聊多長時間就聊多長時間,但是我不想在這個場合和你聊天。
崔永元:這有什麼不一樣嗎?我覺得是一樣的。
宋秀岩:當然不一樣了。在這個場合和你聊天總有一種好像要宣傳自己的感覺,所以我不願意,其實我非常想低調地做人,公開地做事。
崔永元:您在省裏開這樣會的時候,也是麵帶微笑嗎?我知道女同誌發起脾氣來更嚇人。
宋秀岩:這個我說自己好像有嫌疑。
崔永元:您會不會著急?
宋秀岩:其實也會著急,有的時候急得吃不下睡不香,但是我多數情況下,給人的感覺還是比較高興的,因為我覺得青海確實有很多困難,但是愁眉苦臉也得麵對這些困難,如果說用一種非常放鬆的心理,用一種非常愉悅的心情去麵對困難,我覺得可能更有益於困難的解決、克服。
崔永元:省長今天晚上您在這兒接受我們訪問,是不是就像上了一天班那麼累?
宋秀岩:不會,因為大家給我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議,然後我從建議又聯想到應該怎麼樣進一步去改進政府的工作,去完善發展思路,我覺得一點都不累,而且我覺得時間過得很快。
崔永元:咱們現在下班了,您回到家裏,能有時間做飯嗎?
宋秀岩:民以食為天嘛,不做飯吃什麼呀?
崔永元:您拿手的菜是什麼?
宋秀岩:你如果說要問我有什麼拿手菜,我歡迎你到青海去,我給你做兩道你就知道了。
崔永元:我一定去,就因為這個拿手菜我也一定要去。
宋秀岩:現在保密。
這樣的開頭是有針對性的,雖然如同兩個久慕對方大名的人見到對方真容的激動,但是輕鬆地聊日常生活,讓對方感到輕鬆自在的同時,也向觀眾傳達這樣一個信息——雖然是省長,但是也和普通人一樣,上班會累、會發火,回家還得自己做飯,還有拿手菜,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
由以上的三個片段我們可以看出,崔永元的平民化語言就是聊家常,在這種輕鬆的閑聊中將話題導入正題。這樣的閑聊讓人覺得親切隨和,尤為重要的是,閑聊可以保持溝通過程的有效性,同時,閑聊中的表情動作以及姿勢都能傳遞一些心理信息給對方,讓對方覺得你是一個親切與可信賴的人。
當然,閑聊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技巧同樣不可忽視。
巧妙地提問。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善於提問的人總能激發對方的談話興趣。就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雙方的距離會越來越近。
準確地提問。提問時要用詞準確,言簡意賅。如果問題本身含糊不清,那麼對方的答案也不知所雲。你也就得不到你想要的資訊,而對方也會因為與你話不投機,而終止談話。
尋找共同點。找出自己與對方在觀念、閱曆、態度、價值觀等方麵的共同點,在思想上產生共鳴。
鼓勵對方說。給別人說話的機會,並鼓勵他談下去。比如可以把對方講過的幾處關鍵的詞、句、觀點再重複一遍給對方聽,並詢問是不是準確。當對方覺得你對他的話很感興趣時,就會產生繼續說下去的興趣。
在閑聊中提問為什麼很重要?因為你可以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裏。但是,還有一個原則絕不能忽視:即要想贏得對方的好感,一定要多聽,多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