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崔永元——隨口就來的機智幽默 化解尷尬的機智妙語(1 / 2)

第一章崔永元——隨口就來的機智幽默 化解尷尬的機智妙語

“你怎麼這麼穿衣服?”“你的發型看起來怪怪的。”“你讓開,別擋著我。”……此類的尷尬在公眾場合,會讓很多人感到難堪,自尊心受挫。遭遇這樣的事情,每個人都肯定會很窩火。發作,自己更折麵子;置之不理,有失尊嚴;斤斤計較,有失風度;最好的辦法還是巧妙地化解,不但不會有損身份,化解得好還能給自己加分。

崔永元的機智幽默人所共知,在化解尷尬方麵也有著自己的高招:

事例一:

小夥子:崔哥,你的“實話實說”怎麼沒有過去好看了?

崔永元:不錯,我也覺得沒有過去好看,我們有責任,不過主要責任在你。

崔永元:小夥子,你結婚沒?

小夥子:沒有。

崔永元:我告訴你,結婚的感覺和戀愛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這樣的問題是很尖銳的,而且也確實是很多觀眾的一致反映。但是,節目的好看與否和觀眾的欣賞角度也是有關係的。所以,崔永元先承認這一點,同時用一個“戀愛和結婚”的恰當比喻巧妙地將另一層意思表達了出來。比喻貼切,回答詼諧。

事例二:

女青年:崔老師,學校要開辯論會,您教我幾招啊?

崔永元:什麼題目?

女青年:“IQ”與“EQ”哪個更重要?

崔永元:你說哪個更重要呢?

女青年:我也不知道,問你呀?

崔永元:好吧。我給你出條“妙計”:講“IQ”與“EQ”的書,書市上都在賣,你進去問問營業員,哪個賣得快,賣得快的就重要。有了這個秘密武器,包你旗開得勝!

“IQ”與“EQ”哪個更重要,這本身就是一個沒有定論的問題,所以回答哪個重要都是不能自圓其說的。崔永元深知這一點,所以,他用現象說話:哪個賣得多哪個就重要。既回答了問題,又沒有留下漏洞。

事例三:

大學生:都說你崔永元語言了得!會說方言嗎?我會多種方言,你敢和我比比嗎?

(大學生說了廣東話,客家話和閩南語,崔說一句也聽不懂。大學生非常得意。)

崔永元:請問你叫什麼名字,哪個學校的,學校在什麼地方,哪個班級,住哪個宿舍……

大學生:你問這麼詳細幹什麼?

崔永元:啊!沒什麼,我回北京以後,是想抽個時間向國家語委報告,在廣州的某個學校,有一個不提倡講普通話的角落,方言很盛行,請他們來查查!

在這個事例中,大學生顯然是抱著挑戰的態度來的,但是他忽略了一個基本的事實,那就是崔永元語言了得,是他的語言很機智幽默,表達很流暢,有自己的獨到之處,而不是會多少種語言。崔永元並沒有從這個角度回答,而是幽默地從提倡普通話的角度來“反駁”他,這樣既回答了他的問題,同時還傳達了一個信息——國家在大力提倡普通話,作為大學生更應該做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