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崔永元——隨口就來的機智幽默 善於營造談話氣氛
談話是一種思想感情、看法等的表達,但是,僅僅把談話理解為“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是片麵的。最好的談話意味著信息的交換、興趣的分享和思想的交流。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和有的人一起交談,會覺得談得很盡興;而和有的人一起交談,總感覺很別扭,不能暢所欲言。造成這種不同感受的因素很多,其中關鍵的一條是談話氣氛,它是談話能否順利展開的前提。崔永元的節目每每能夠讓嘉賓盡情所言,讓觀眾大呼過癮,都源於他高超的營造談話氣氛的能力。
那麼,如何營造良好、和諧的談話氣氛呢?
1表達方式多口語化。
口語來自於生活常態,它自然、靈活、通俗、生動。而且,口語化不僅僅是一種表達方式的選擇,更重要的是營造了一個自由、平等、開放的談話空間。我們很討厭別人打官腔,一旦對方這麼跟你說話,你就知道再談下去已經沒有任何必要了。口語化營造的親切氛圍,讓心的距離更近,讓雙方更願意敞開心扉。崔永元的平民化語言,使得他好像在和嘉賓聊家常,這樣的氛圍解除了嘉賓的顧慮,放下了擔心,最後甚至達到了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的地步。
2交流方式的平等化。
我們看到一些主持人和嘉賓交流,把自己放在居高臨下的位置,這就不可避免地導致他們對別人的談話會進行判斷,甚至強硬地、武斷地下自以為是的結論。
“這些年,您一個人生活得太孤獨了。”主持人的表情中帶著一種職業的憐憫。“不,我一個人生活得很好,一點都沒有感到孤獨。”男嘉賓不以為然。主持人依然很執著:“鬼才相信呢。”如果麵對這樣的談話對象,那我們很可能三句話後就會拂袖而去。
還有的人在和別人交談時,就像個小學生,腦子裏裝著十萬個為什麼,什麼都問,結果弄得對方煩不勝煩,最後很可能不歡而散。
事實上,和別人交談,所謂的交流方式的平等化,就是說要以“真誠”的態度,以“合作”的心態,發自內心、實在地和對方交流,這樣,對方才會感到親切和產生交流的願望。
3消除緊張。
陌生人交談,會因為彼此的不了解導致緊張,而緊張就會讓表達變得不完整,甚至詞不達意,所以,消除緊張,讓雙方以一種平和的心態交談,是必要的前提。
在《實話實說——誰來保護消費者》中,節目即將結束有一個片段——
崔永元:(對音樂伴奏的演員)關於製假、販假,你有什麼高招嗎?(鼓手擊鼓)他們的意思是如果發現有一家商家有販假的情況,他們就把樂隊搬到他的門口,敲著鑼告訴大家:“啊,這是賣假的地方”!(笑聲)
這樣的幽默是為了避免一個嚴肅話題的沉重的結尾,也讓觀眾和嘉賓放鬆了神經,並不覺得談論這樣的話題會有所觸犯、提防,從而緊張兮兮的。
4調節氣氛。
老朋友見麵自然熟絡,但是和陌生人交談,難免冷場,這個時候就要適時地調節一下氣氛,使談話不至於停頓。幽默是最好的緩解矛盾,衝淡尷尬,控製節奏,調節氣氛的辦法。
在《實話實說——夫妻是否需要一米線》中,一位女嘉賓談了發現丈夫的女學生經常在她不在家的時候登門拜訪,並說出了自己的處理方法,崔永元問:“有沒有可能是因為你想得不周到,一次很好的學術交流給攪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