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畢福劍——搞怪多端的插科打諢 不按套路出牌的插科打諢(1 / 2)

第六章畢福劍——搞怪多端的插科打諢 不按套路出牌的插科打諢

插科打諢中的“科”指古典戲曲中的表情和動作;“諢”指詼諧逗趣的話。整體的解釋是:戲曲、曲藝演員在表演中穿插進去的引人發笑的動作或語言。

“插科打諢”並非貶義詞,善於插科打諢的人,他們觀察生活很敏銳,常常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人與事、言與行的某些特點,幾句話就能概括或模仿出來,在嬉鬧逗樂中引人發笑。一般來說,插科打諢並不使人討厭,相反還招人喜歡。

如果說幽默是一種藝術,是一種能讓人笑過之後引起思索和啟迪的藝術,那麼插科打諢就是一種逗笑的手段,它以讓人笑為目的和結果,重在調節氣氛。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一種搞笑。

著名主持人畢福劍很善於在節目中插科打諢,他總是能將現場氣氛搞得很活躍,很開心。他的搞笑不僅很好地起到了活躍氣氛的作用,而且還很好地串聯起節目,讓節目變得更有意思。而且,他的搞笑往往是出其不意的,是不按套路出牌的。

比如:很多節目中,主持人在插播廣告時會說:“休息一下,廣告回來繼續關注我們的節目”,或者“休息一下,廣告同樣精彩”。但是,在《星光大道》節目中,每次宣傳節目讚助商,他總是在觀眾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隨著圓柱形燈光,走到某個角落,一臉認真地賣關子說:“告訴你一個秘密(或者新聞)——本欄目獎品由某某產品獨家讚助”。總是在大家凝神細聽的情況下,出其不意地報出讚助商的品牌,讓大家哈哈大笑。這樣的廣告形式顯然比那些正經八百的播報形式更容易讓人記住,而且老畢還達到了引大家一笑的目的,可謂是一箭雙雕。

不按套路的結果是,反而取得了最好的效果。

《2006年度CCTV相聲大賽》由畢福劍和周濤搭檔主持,評委自然都是相聲界的前輩、大腕,或成名已久的藝術家。相對於周濤請評委點評時的恭敬和謙遜,以及讚美之情,畢福劍的做法就顯得“出格”得多。比如,需要請馬季點評時,明明是導播早就準備好的安排,老畢卻出語驚人:“馬季老師和劉蘭芳老師他們正在交頭接耳,請問,是不是有什麼話要對觀眾說?”

盡管老畢的內心肯定對這些老藝術家是很尊重的,但是他的語言絲毫不落俗套,輕鬆幽默的話語,自然流暢,極富現場感,讓人興致大增。

看過《星光大道》節目的人都知道,《星光大道》完全靠現場觀眾的評判來決出勝負。它沒有過多巧妙的設計,沒有精心安排的場外電話,甚至沒有時下充斥熒屏的短信參與。但是,在投票之前,嘉賓發言具有一定的左右作用。這時,不少嘉賓在點評時,往往會虛虛實實、顧左右而言他,害怕得罪選手和支持的觀眾。對此,畢福劍會毫不留情地說,“你這樣點評,真是兩麵討好,一點也不得罪人啊,不過,說了相當於什麼也沒說!”

相信沒有幾個主持人會敢於在節目中這樣和嘉賓說話,但是老畢不光這麼說了,而且還說得大家會心一笑,既沒有得罪人,還往往能活躍現場氣氛,讓觀眾感到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