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楊瀾——自信不凡的智語妙言 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1 / 2)

第七章楊瀾——自信不凡的智語妙言 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

所謂比較優勢,是說如果一個國家在本國生產一種產品的機會成本(用其他產品來衡量)低於在其他國家生產該產品的機會成本的話,則這個國家在生產該種產品上就擁有比較優勢。對於一個人來說,所謂的比較優勢就是,你幹一件自己喜歡又有優勢的事情需要花費的成本比你幹一件自己不喜歡又沒有優勢的事情的成本要低,而且還容易出成績,那你的比較優勢就體現在你喜歡的那件事情上。

簡單地說,一個人應該幹自己喜歡而且能幹好的事情,不要去幹那些發揮不了自己長處的事情。比如,在提高口才上,有的人希望自己能夠像白岩鬆一樣睿智思辨,像崔永元一樣機智幽默,像楊瀾一樣自信優雅,事實上,很多時候,這樣的希望是一種奢求。一個人必須立足於自身,找到自己的比較優勢,培養出自己的口才特點,而不是鸚鵡學舌。

著名主持人楊瀾在中央電視台主持《正大綜藝》最火的時候,選擇去美國求學。這樣的選擇讓很多人不解,覺得她放棄已經打拚出的一片天地太可惜了,而她的回答則是:

“我覺得我不擅長做綜藝節目。我既不會唱歌,也不會跳舞,更不會演小品。隻有一次和趙忠祥老師合作演魔術,叫什麼大變活人,還沒走出去呢,就讓別人認出來了。魔術的效果一點沒有。所以我想,我真是沒有什麼藝術天才,我還是老老實實做自己能做好的事。”“作為記者和訪談節目的主持人,我也許還有一個比較優勢,就是容易和別人交流。在與人交流時,你對對方是否有興趣,對方是完全可以察覺的。你的一舉一動、你的眼神都在建立一個氣場,所以我能建立這樣一個氣場,就適合做訪談節目。”

找到了自己的比較優勢,就要保持並將這種優勢加以發展。楊瀾的做法是:“也許從小受家庭影響,我還比較喜歡讀書,還有學習的能力。所以日後開始做訪談節目,每次我都是堅持盡可能多閱讀相關的資料,看所有的東西。按別人的說法:這很笨,主持人就是靠口才好,現場反應快就行了。我恰恰認為不是這樣。拿我做訪談節目來說,你事先準備的程度和你做出的節目的效果完全是成正比的。”

這也是她的訪談透著濃濃文化氣息和與時代特征緊密聯係的原因。就像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會遇到困境和挫折一樣,楊瀾能夠走到今天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是她認為,每一個成功是困境的開始,人要想著怎樣度過困境。人要想做獨特的自己,就不要太容易受傷,臉皮要厚點。她說:

“有時候,人並不喜歡自己工作的環境,環境給人相當大的壓迫感,這時候,你一方麵要尋求突破,另一方麵,你心裏要清楚你要什麼。”

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你才能有明確的方向和清晰的目標,也才能使自己的努力一點點變成現實的進步。所以,她不會怕犯錯,因為隻有不斷地犯錯才能找到更好的辦法,才能避免以後犯錯。她在一次訪談節目中,對年輕人發出了這樣的寄語:

“年輕的時候你最大的財富,不是你的青春,不是你的美貌,也不是你有充沛的精力,而是你有犯錯誤的機會。如果你在年輕的時候都不能夠追隨自己的夢想,為自己認為值得幹的事情冒一次風險,哪怕是犯一次錯誤的話,那青春是多麼蒼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