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白岩鬆——滴水不漏的睿智思辨 自信中的質樸
自信是人生最大的一塊基石。一個人一旦有這塊基石,他的人生大廈就完全可以圍繞它去建造,即使不能成就摩天大廈,也會巍然屹立、俊秀挺拔的。
自信是—種什麼狀態呢?法國精神分析學家穆薩·納巴迪認為,我們憑直覺,能知道自信大概是什麼樣,類似於自在、鎮定這樣的表現。而沒有自信的樣子則很容易辨認:我們不再對明天抱著愉快的好奇心,沒有內心的自由,不敢表達我們的觀點或趣味,不會選擇或拒絕,不能設定計劃並實現計劃……換言之,缺乏自信,人生也就一事無成。
從口才的角度講,自信同樣是一塊最大的基石。在自信的基石上,持之以恒地鍛煉口才,必將收到喜人的成果。對大多數人來說,隻有突破了心理障礙後,做到了敢說,才能按部就班地進行其他相關的學習和訓練;否則你聲音再動聽,態勢語再好,你不敢在眾人麵前說話,那還有何意義?
著名主持人白岩鬆的那份自信從容,讓人過目難忘。當記者問他這樣的自信來自何處時,他這樣回答:
“極度自卑導致的自信。在我的身體裏,自卑心理是非常明顯的。我覺得真正自卑的人最後才能真正變得自信。我已經很久不自卑了,現在我會為太自信而自卑。我覺得換一個詞可能更好,悲觀主義者,我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任何一個事交給我的時候,我都在想我能把它弄好嗎?然後你就會比別人多用十二分的力氣,因為你怕弄不好,你覺得可能弄不好,你用非常大的力氣,你非常不自信,然後你就做了,天道酬勤,每弄好一件事,就會回頭給自己一份自信,在我身上更強烈的可以看到這之間的關係。”
自卑與自信這看似兩個極端的特征,在白岩鬆身上體現得都很明顯。正是因為早年的自卑,練就了他強大的內心,讓他沒有在困難麵前退縮,而是奮力前行。白岩鬆將自卑換成“悲觀主義者”,巧妙地闡述了天道酬勤給自己帶來的益處,也隱含著指出,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和自己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對於新聞人如何麵對犯錯的提問時,白岩鬆自信地回答:
“出錯,和為利益而故意出錯,是兩回事。人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我天天做新聞直播,我的話語量是中國主持人中最大的,我也可能出錯啊。但這種出錯可能是因為自己的知識積累不夠,或者你當時隻看到了一二三四的事實,而五和六要到後天才能看到的。當然這種出錯,在我的職業生涯裏並不多。我時刻做好了出錯的準備,在河邊濕鞋是正常的,否則就不要去河邊了,對我來說這不是問題。”
一個人不出錯是不可能的,重要的不是怕出錯,而是怎麼避免錯誤的發生。當然,有一些可能是避免不了的,那就不要怕,大膽去做,出錯了也能坦然接受並及時改正。
記者問:有領導在你的直播現場嗎?白岩鬆說:
“不會。我直播時,現場隻有製片人,負責技術方麵的問題,沒有領導。如果不放心,就不要讓我做。放心的話,那大家彼此都明白,要把這個事情做得更好。門開了,我不會讓它再關上的。難道做了十幾年的新聞主持人,達不到和領導一樣的新聞判斷能力嗎?如果連這個自信都沒有的話,就不要做了。”
這樣的自信來自強大的綜合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