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朱軍——真誠多情的循循善誘 是激情,也是煽情(1 / 2)

第十五章朱軍——真誠多情的循循善誘 是激情,也是煽情

人是需要有一點兒激情的,無論是幹事業,還是過生活,沒有激情的日子就是一種虛度和浪費。激情在很多時候扮演著“雞”的角色,讓人們聞“雞”起舞,早起奮鬥。但是,在一些時候,人們的激情則表現為情緒的突變,然後做出“異常”的舉動。

在人和人的交流與溝通中,激情往往是心靈的緊密感知,思想的正麵碰撞,意味著交流達到了高潮。這個高潮就是情感交融、心靈互通的境界。

中央電視台《藝術人生》是一檔大型訪談欄目,既然是訪談,如果不能充分調動嘉賓的情緒,讓他們傾情講述,那這個節目無疑是失敗的。而這樣的宗旨也對主持人提出了更高要求。主持人朱軍的真誠為他順利打開嘉賓的內心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真誠是交流的基礎,有的時候,還需要使用一些其他的手法,讓交流進入高潮,比如,他很善於在節目中使用一些道具,來勾起嘉賓的回憶,從而調動其情緒。

此外,作為訪談節目的主持人,可以將自己的感情完全灌注在交談中,隨著交流的進行或喜或悲、或驚或歎,這樣才能讓嘉賓感受到你的真心。所以,主持人時不時的激情迸發,就成為將交流推向高潮的有效手法。

主持人朱軍主持《藝術人生》已有10年的時間,在2006年一次接受記者采訪時,他講述了自己對“激情”的看法。

記者:主持了5年的《藝術人生》還能保持同樣的激情,可能嗎?

朱軍:所謂的激情,說白了,那是你的飯碗,拿自己的飯碗開玩笑那玩笑就開大了。主持人介入節目分好幾個層次,但最高的層次還是你要去愛,對節目付出情感,當你願意把你的情感給它的時候,這事就成了。

“激情”就是“飯碗”,這話聽起來很俗,但是很實在,很在理。在如今這個競爭異常激烈的時代,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飯碗”拚死拚活,而那些拿自己“飯碗”開玩笑的人最終都落得挨餓的下場。這也是“激情”的本源。

話頭一轉,他巧妙地過渡到了更高層次的“激情”——“對節目付出感情”。這一轉一起,讓人感到了別有一番意味。

記者:《藝術人生》中,你認為哪幾期節目讓你有那種“湧”的感覺;哪些嘉賓讓你能夠“撞”起來?

朱軍:挺多的。比如《紅樓夢再聚首》、陳凱歌、張藝謀、趙本山等。劉歡那一期我印象特別深,因為太熟悉那種生活了。有些時候嘉賓在現場偶爾會有那麼一句兩句很不客氣的話,這時候我就一笑了之。

主持人和嘉賓的交流很多時候是沒有共同基礎的,盡管主持人都會事先做大量的案頭工作,但這比起幾十年的親身經曆來,顯然沒有可比性。這也就是要求主持人必須要把自己融入節目的原因,主持人要從嘉賓身上去感受、體味那種經曆,讓自己的情感盡可能地和嘉賓的情感接軌,甚至是共通,這樣的交流才可能有火花出現。當然,當共同的、相似的經曆出現的時候,情感總是最容易互通的。

記者:現在很多主持人都得了抑鬱症,你如何麵對壓力?

朱軍:別人不拿你當回事的時候,一定拿自己當回事;別人都拿你當回事的時候,千萬別拿自己當回事。

好的心態很重要,否則,激情也就失去了迸發的起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