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會獲得皇帝的賞識和重用,說明了一個人誠實、表裏如一的重要性。
如果拓展開來,誠信不僅是立人之本,它還是立國之本。孔子甚至把“信”擺到了關係國家興亡的重要位置上。《論語?顏淵》中記載,子貢問孔子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又問可以把這三者中哪兩個相對不重要的舍棄,孔子認為,一個國家可以“去兵”、“去食”,而朝政得不到人民的信任就站不住腳。清末名臣曾國藩率領的湘軍都是自己家鄉的子弟兵,自家人是不好統領的,但是,在他手下的湘軍卻勇猛善戰,後來,曾國藩在總結治理湘軍經驗的時候,說到了兩個字:推誠。即與大家推心置腹,公正無私,所以,他手下的將士們都心甘情願地拿出自己的真本事,進而無堅不摧。與曾國藩相似,奧巴馬之所以深得民眾信賴和喜歡,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他的“誠信”。對於自己的“特殊身世背景”,他選擇了坦然麵對。對於吸毒一事,他也在自傳當中直言不諱。他很坦然地交代自己確實吸食過大麻,還曾嚐試過可卡因。就是在他為美國設定願景的時候,他也是以一種自然而透明的方式將他的真實過往融入到演講當中,從而使自己在世界舞台上顯得更加可信。他把一個真實的自己展露在眾人麵前,以一種對眾人來說很有意義的方式展示了他的個人曆史,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說,他不是在做虛偽的表演。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真實的人,同時,他的故事、他的希望,也很容易就能取得大家的信任。
奧巴馬的“誠實”讓他的從政之路走得更順。作為一個領導人,他的誠信代表的是國家的形象,影響的也是國家的整體利益。縱觀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史,誠信始終與政治成敗息息相關。比如,禹信守治水的諾言,他因此獲得了人民擁戴;而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最後隻留下了末代帝王的悲哀。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點起烽火,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後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當了俘虜。一個帝王無信,戲玩“狼來了”的遊戲,結果自食其果,身死國亡。
古人雲:“誠信者,天下之結也。”意思就是說誠信在某種程度上維係著社會的發展。因為誠信發展是和民族發展聯係在一起的。從國家關係上來看,民族複興和發展要得到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廣泛認可和支持,如果一個國家整體誠信缺失,那它在世界之林是難以立足的;而如果一個國家是守信的,那麼,這個國家將會迎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騰飛。比如,韓國、新加坡等國家。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這些國家就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信用體製,因此各個國家都願意以這些“彈丸之地”為樞紐進行貿易活動,從而促進了經濟的迅速騰飛。
建立一個信用社會,就要把誠信當成一項精神文明的工程來做。而這項工程的執行,關鍵就在於政府。建立一個信用政府,以此來做好表率,做好引導工作,這樣,不但民眾會因此受到感染熏陶,政府形象也會得以樹立和提高,社會也會因此而變得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