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他把家庭折騰得妻離子散 2.不折不扣的敗家子、喪門星(2 / 3)

叔叔傳藝之時,毫不保留,選料、刀功、調料、火候一一傳授,半年下來,魏進忠就能做出上等的宴席了。

魏忠賢學得一手好廚藝,就為他後來進宮給王才人做“典膳”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關門打烊後,叔叔常常給他講故事,《三國》、《水滸》,他聽得非常入迷。但更多的時候,他是去街頭消磨時光。

每有戲班子來,他都非去不可。聽得久了,自己便試著唱。整日琢磨,有時還向唱曲的討教,加上天生一副好嗓子,唱起來有板有眼,聽得周圍人無不叫好。

雖然鬥大的字認不得幾籮筐,但他吹彈歌舞,踢球下棋,走馬射箭,卻樣樣喜歡,且入門便精。

魏忠賢特幽默開朗,喜歡玩耍逗笑話,店裏的夥計,街頭的無賴潑皮沒有不喜歡他的。

一日打烊後,魏進忠又跑了出去。

叔叔遠遠地跟著,結果發現他居然和一夥人在賭錢!生性耿直的叔叔內心非常生氣,他覺得,該打發魏進忠走了。

第二天,叔叔拿出十兩銀子,交給魏進忠說:“老侄,你手藝已學成,可以出師了。這十兩銀子,算是叔叔我給你做本錢的。過年後,找一地方開個小鋪子,養家糊口總是行的。”

然而,魏進忠根本沒開飯館,他很快把錢賭光!

於是,他隻好回家。此時,他的父親魏誌敏因生他的氣,加上癆病就去世了。他的母親劉菊花比父親魏誌敏小16歲,為了生活,他的母親改嫁給了一個叫李榮德的商人。

此時他的哥哥魏釗20歲,已經娶妻合氏,在“春來酒館”當夥計,分家另居。魏進忠12歲。

曆史資料明確地記載,魏進忠剛進宮時叫李進忠。事實上,他應該在母親劉菊花改嫁給李榮德之後,就改姓叫李進忠了。他之前本叫魏進忠。有說法認為他是在進宮後才改姓名為李進忠,筆者認為不準確。

由於他惡習不改,母親劉菊花和繼父李榮德商量給他娶妻來約束他。

17歲那年,李進忠娶妻馮氏,生有一女。

按道理說,他隨母親改嫁後,繼父比較有錢,又給他娶妻,並且生了個女兒。應該體諒父母的苦心,勤奮養家了。

然而,他生性無賴,黠慧佻薄,不事生產,飲酒賭博,雞鳴狗盜無所不為。

於是,原本對他已經做到仁至義盡的繼父無法忍受,就決心將他分開單過。後來,他仍然惡習不改,就幹脆把他趕回了老家。

然而,他仍不思悔改,再後來,他的妻子馮氏無法忍受,下定決心與他離婚,改嫁給了一個姓楊的人家。

此後,李進忠開始了悲慘的光棍生活。心情鬱悶的他繼續混跡於賭場,可是賭運繼續不好,以致於欠了一屁股債。

於是,恨心的李進忠居然將親生女兒賣給人家做了童養媳!

大家看,李進忠的父親被他氣死,妻子因他而改嫁,女兒因他這個不爭氣的父親從小離開父母的懷抱,李進忠真可稱得上不折不扣的敗家子!

他的大家庭,因他七零八落,他自己的小家庭也被他折騰得妻離子散!

由此,來看,李進忠的無恥無賴的確已經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他過過窮家,也過過富家,都不能安分營生。他遊手好閑,生性好賭,貪圖享樂,放蕩不羈,浪跡於青樓妓院。作為一個底層的人物,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然而,也許正是這些無賴的惡劣品質,使他後來能夠從市井無賴變身為政治無賴,最終竊取權柄,獨霸朝綱。

魏忠賢的無賴品質,與當時社會政治的無賴氛圍分不開關係。

當下層人缺乏道德感時,往往是因為各級官僚集團貪婪無恥的氛圍影響所致。當時儒家文化所倡導和仁愛忠孝等道德觀念和明朝的理學家們的高調道德已經被皇帝和朝臣們糟蹋得不像樣子。

萬曆皇帝朱翊鈞曾28年不上朝聽政,被後人認為是中國曆代帝王中最懶惰的昏君。他“怠於臨朝,勇於斂財”,窮奢極欲,橫征暴斂,荒淫享樂,為此背負了千古罵名。

朱翊鈞在萬曆六年(1578年)大婚之後,六宮女人漸備,開始縱情聲色,再也不肯刻苦讀書,按時視朝。與書中聖人宣揚的仁義道德相比,女人和享樂更有吸引力。於是,他整日忙於選宮女,尋歡作樂。

大婚後不久的三月初三日,他就授劉氏為昭紀、楊氏為宜紀。他對女人的需要已經顯得不可把持、急不可耐。

萬曆八年(1580年)十一月十二日,萬曆帝在乾清官太監孫海、客用的誘導下,跑到西城長夜縱飲,一醉方休。結果因為大醉滋事打人。

這次喝醉鬧事,雖然受到母親李太後的嚴曆訓斥,朱翊鈞也連連表示要痛改前非。實際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過後依然如故。

在封建時代,皇帝為九五之尊,四書五經中的聖人道德約束不了他們,長輩也約束不了他們。

朱翊鈞像其前輩的明朝皇帝一樣,因荒淫享樂,著名於青史。萬曆十年(1582年)三月初六日,朱翊鈞曾效仿祖父朱厚熜,在民間大選嬪妃,一天就娶了“九嬪”!這九嬪別是:端嬪周氏、淑嬪鄭氏、安嬪王氏、敬嬪邵氏、德嬪李氏、和嬪梁氏、榮嬪李氏、慎嬪張氏、順嬪魏氏。其色心之淫蕩,由此可見一斑。從此以後,他也不管什麼百姓死活,國家發展,一心一意搞聲色,遊蕩在女人堆裏,姿情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