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九千歲”的克星 4.閹黨受到了應有的懲罰(2 / 2)

首犯的同謀、被判隨時處決的有六人:崔呈秀和魏良卿,客氏的兒子都督侯國興,太監李永貞、李乾欽、劉若愚。崔呈秀號稱閹黨五虎之首。明熹宗朱由校去世時,廷臣們入宮告別遺體。魏忠賢和崔呈秀密謀了很久。有人說魏忠賢想篡位,崔呈秀認為時機不合,阻止了他。崇禎即位後,魏忠賢的黨羽知道他必敗,內部產生了分裂。副都禦史楊所修首先請崔呈秀守孝,禦史楊維垣、賈繼春相繼極力攻擊他,崔呈秀請求辭職。皇上仍安慰挽留他。他上了三封奏章,皇上溫語令他乘郵車回家。後來人們彈劾崔呈秀和工部尚書吳淳夫、兵部尚書田吉、太常寺卿倪文煥、副都禦史李夔龍,這五人號稱“五虎”,宜將他們處死,陳屍於集市。崇禎詔令將他逮捕治罪,將他的財產抄沒入官。當時魏忠賢已死,崔呈秀知道不可避免,便排列姬妾,將奇珍異寶都擺出來,狂呼痛飲,喝完一杯便將杯子甩碎,飲完後便上吊自殺。崇禎詔令將崔呈秀戮屍,他的兒子崔鐸被除名,弟弟凝秀被遣去戍邊。後來定逆案,崔呈秀被列為首犯。

交結貼身宦官、被判秋後處決的有十九人:劉誌選、梁夢環、倪文煥、田吉、劉詔、薛貞、吳淳夫、李夔龍、曹欽程,大理寺正許誌吉,順天府通判孫如冽,國子監生陸萬齡,豐城侯李承祚,都督田爾耕、許顯純、崔應元、楊寰、孫雲鶴、張體乾。

交結貼身宦官第二等、被判充軍的有十一人:魏廣微、周應秋、閻鳴泰、霍維華、徐大化、潘汝禎、李魯生、楊維垣、張訥,都督郭欽,孝陵衛指揮使李之才。

交結貼身宦官第三等、被判三年徒刑、允許自贖為民的有:大學士顧秉謙、馮銓、張瑞圖、來宗道,尚書王紹徽、郭允厚、張我續、曹爾禎、孟紹虞、馮嘉會、李春曄、邵輔忠、呂純如、徐兆魁、薛風翔、孫傑、楊夢袞、李養德、劉廷元、曹思誠,南京尚書範濟世、張樸,總督尚書黃運泰、郭尚友、李從心,巡撫尚書李精白等一百二十九人。

交結貼身宦官、被減刑革職閑住的,有黃立極等四十四人。

魏忠賢的親屬以及依從他的宦官,又有五十餘人。

定案之後,魏忠賢的黨羽每天都圖謀翻案,王永光、溫體仁暗中主謀,但崇禎態度堅決,他們不敢行動。

後來,張捷推薦呂純仁,被彈劾而去。唐世濟推薦霍維華,福建巡撫應喜臣推薦部內閑住的通政使周維京,都被加罪,遣去戍邊。魏忠賢的黨羽才不敢言語。

在懲治閹黨的同時,崇禎還對遭到閹黨打壓的東林黨官員一一平反,贈官撫恤,一時間人心大快。